維生素是什麼?現代人不能不知道的6大維生素種類

維生素是什麼
最後更新日期:2023-08-17 10:21 下午

還記得你的上一餐或昨天是吃什麼嗎?以前的長輩告訴我們:「吃什麼就補什麼」的觀念;而現代科學教會我們:「攝取食物會轉變成肝醣、蛋白質、脂肪來補充人體所需的養分。」

而人體有一種所需要的營養素,雖然不提供能量,卻能維持生理功能的運作,它,或許在食物、保健食品中常聽過它的名字:維生素(Vintamin)。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在廣告中聽過:

  1. 「攝取不夠維生素A會導致眼睛視力不好」
  2. 「你今天精神不足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群」
  3. 「聽說過不吃柑橘類水果會得壞血病」
  4. 「不曬一下太陽會缺乏維生素D而引發骨質疏鬆」

一種容易忽略的營養素有何神奇的作用?本篇文章來基礎認識維生素是什麼營養素、種類有哪些以及它們可以預防什麼疾病。

維生素是什麼

民眾一提到維生素,自然而然想到的是保健食品,讓人感到安心與健康等正面印象。

維生素,又稱為維他命,英文名為Vitamin,Vita,字首的原意是生命或是活力之意,在人體中是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之一。

維生素的地位,跟醣類、蛋白質與脂質等三大營養素並存,與礦物質歸為「微量營養素」。

雖然無法與三大營養素一樣,能夠提供人體有充足的熱量,不過缺少了它,人體就會出現機能問題,由此判斷,維生素雖然每日攝取份量較少,卻可以維持一定的生理機制,不讓人體發生問題。

雖然這是如此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不過人體或是其他的生物體無法自行生成,唯一的辦法是從外部攝取維生素,也就是覓食

維生素的重要性

人類發現這種微量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性並非一天兩天的事,在悠久的歷史終究發先它們的存在。

知道維生素的存在就要多虧這兩種疾病的貢獻,分別是壞血病與腳氣病,我們先認識最早的壞血病與維生素C的歷史。

壞血病與維生素

在18世紀初,有一名英國的海軍軍醫,他是英格蘭衛生學的創辦者,他發現過往的水手在遠洋渡海時,壞血病在水手身上是相當常見,這類人在船上通常只能攝取醃製品或是能長期保存的食物,新鮮的蔬果反而不易獲得。

在1747年,這名軍醫在船上做了實驗,他先把有罹患壞血病的人集中在一起並分成兩組,他們所攝取的食物是相同的份量與種類,唯一不同的是一組每天要吃兩個橘子與一個檸檬;另一組則是喝蘋果酒、醋等。

0

得到的結論是有吃柑橘類水果的水手,壞血病有得到好轉;而另一組的病情依然。

雖然得到重要的資訊與結論卻沒有受到重視,原因在於,作法雖然有效,但是要在水果依舊新鮮的情況下才能改善病情,而且有在遠洋做海上生意的都知道,新鮮的物品一旦時間一久就會壞掉,而且當時的保存食物與貨品的技術尚未突破。

直到相關研究近一步深入後,這名軍醫的實驗與觀念才被廣為採納,而這名海軍軍醫,是詹姆斯 林德(James Lind)。

James Lind by Chalmers

腳氣病與維生素

之後到了19世紀末,波瀾有一位化學家,他閱讀了一名由英國病理學者出版的文獻,內容是食用糙米,相比於精製白米有助於減少腳氣病的問題。

於是這名化學家決定對糙米進行研究,發現含有胺基,所以被命名為「Vitamine」,後來被提取的物質被稱為硫胺或維生素B。

日後也發展出自身的理論,認為維生素不只醫治佝僂病、糙皮病等。

不僅如此,這名化學家也定義了當時存在的幾種營養物質,如維生素B1、B2、B3、維生素C、維生素D等。

而這名化學家,是卡西米爾 芬克(波蘭語:Kazimierz Funk),他,明確定義了維生素的概念。

220px Casimir Funk 01

維生素的兩大分類

從以前到現在已知的維生素分為兩大類—水溶性和脂溶性,它們之間的判別在於如何吸收與儲存。

水溶性維生素

代表的維生素分別是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C,顧名思義,水溶性很容易藉由水的幫助將它們吸收到體內,先以水作為媒介溶於其中,然後到了體內就會被吸收。

不過這些營養素無法長期儲存在體內,並且受到腎臟嚴格調節,換句話說,攝取過多的維生素多於深里需求的話,它們會隨著汗與尿液等排泄作用排出。

脂溶性維生素

代表的維生素分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與水溶性維生素不同在於,它們需要脂肪的幫助,才能被身體吸收。

進入體內後,這四種維生素就會被使用或儲存起來,以備日後使用。它們也被儲存在肝臟裡。

分類小結論

由此可知,從吸收與儲存的角度來看,維生素可歸納為兩大類,而整理出的表格如下:

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
代表維生素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
吸收能力容易偏難
介質幫助脂肪
儲存能力良好

維生素種類有哪些

目前人類已知的維生素一共有13種,維生素A、維生素B群(共8種)、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

接著我們依序探討:

維生素A

功能不只是提升人體免疫系統的運作,也是與眼睛保養最有關係的維生素,在眼睛上可以維持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功能,來維持正常視力夜間視力。另外可以保護皮膚、提升對細菌的抵抗力。

可以攝取的食物上,魚、肉、蛋、奶類可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A,而動物的內臟、尤其是肝臟獲得大量的維生素A。

維生素是什麼-維生素A

維生素B

也可以稱作維生素B群,因為目前發現有8種不同的維生素B,是維生素分類中成員最多的族群。

維生素B群的種類

可以幫助產生能量、減少壓力、抗疲憊、穩定自主神經的作用。在表面上可以讓面容有個好氣色,皮膚黏膜與毛髮健康。

食物攝取,魚、肉、蛋、文蛤、糙米與堅果都有不同且豐富的維生素B。

維生素是什麼-維生素B

維生素C

能夠延緩老化、活化免疫功能、能減少輻射檢查的損害、也可以應付皮質醇與相關藥物的副作用。

而維生素C的攝取來源是以蔬果為主,佔90%。如果愈新鮮、維生素C的含量就愈高。典型的水果就是柑橘類水,如柳丁、橘子、葡萄柚、檸檬等,其他富含維生素C的有奇異果、鳳梨、番茄、草莓等。

維生素是什麼-維生素C

維生素D

主要的天然來源是通過日照後,再經由皮膚下組織,利用化學反應來形成。

我們只需要暴露在陽光約10分鐘,自身即可形成出足夠的維生素D,不過暴露於陽光下對此過敏的人與白化症患者不宜推薦。

如果從飲食下手的話,富含脂肪的魚類,比如鯖魚,具有大量的維生素D。另外假如你對海蝦過敏的話也沒關係,牛奶與植物奶也會是不錯的選擇,早餐穀物與暴露在紫外線的蘑菇,維生素D也會攝取的到。

維生素是什麼-維生素D

維生素E

與維生素C相同,具有維持外表青春與抗氧化的作用,減少自由基的危害,讓體內的不飽和脂肪作用減緩。

另外過去在2015年的研究中描述,維生素E對維持細胞的完整性具有一定幫助,關於細胞的完整,關鍵便是細胞膜。維生素E與細胞膜上的磷脂質共存,進而維持完整性。

如果想讓皮膚有個好氣色的話,攝取維生素B群、C與鐵離子外,足夠的維生素E也是必備的重點,其功能與維生素C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維生素E,炒菜時所使用的葵花油就有豐富的維生素E,這種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中,也含有維生素A、B群、芝麻素、鈣質等微量營養素,屬於營養價值高的食物之一。

其他像是雞蛋、杏仁、堅果、黑芝麻油等都含有維生素E。

維生素是什麼-維生素E

維生素K

在人體生理學中,維生素K扮演凝血功能的角色。在病房中,如果給予病人過多的抗凝血藥物時,維生素K可以反轉抗凝血藥物的能力,能保護心血管。

另外可預防骨質疏鬆症,外用於皮膚可用於疤痕、妊娠紋、瘀青等。

想要攝取維生素K一點都不難,甚至可以在人體中製造,只要是深綠色蔬菜就能獲得維生素K,還有動物肝臟、蛋黃、起司都能獲取。/

維生素是什麼-維生素K

維生素何時服用

如果想要讓維生素的吸收與功效最大化的話,建議先看這部影片。

這名醫師是世界知名的身體問題研究專家,在Youtube談論健康和減肥的真相。Berg 博士專注於健康酮症和間歇性禁食。

結論

微量的營養素能讓眼睛、血液、骨骼、皮膚持續正常運作。人體是機械的話,那麼維生素就是保養機械的潤滑液。

雖然每日攝取的量不需要很多,但它們容易忽略的重要養分。每一種維生素的功能也不一樣,維持器官功能的對象也可能相似。

在外食主義與速食主義盛行的現代,如何增強自己的精神,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維生素與保健食品重要性成了現代人的身體救星,日後的將來,如何在效率與檢康形成一種平衡,成了現代人的一大考驗。

關於作者 Eyes Player 404

眼睛玩家

帶你認識眼睛的世界,

將光與眼睛的知識,分享給未知冒險者們。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