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光之路2022]眼睛構造全分析介紹 | 零基礎都適合學的眼解剖技能樹

眼睛構造

最後更新日期: 2022 年 9 月 15 日

眼睛,是產生視覺的重要器官,如果眼睛出了問題,那麼有可能引起視覺模糊、甚至失明,除了視覺問題外,還有可能造成血管上的疾病、外在因素造成的疾病等。

為了讓一般大眾認識基礎的眼睛知識,本篇文章帶你認識眼睛的整體構造分析,提供以下的知識分享:

  1. 眼睛各種構造的功能。
  2. 眼睛各種構造的分類。
  3. 眼睛各種構造的問題。

想要了解的話,歡迎觀賞攻略,認識眼睛的世界吧!

整體眼球構造-介紹

外觀上整體為球型,依照軸性屈光不正可能有橄欖球型。

眼球直徑為2.5毫米、體積6.5毫升。

由外到內可分為3種不同的功能的眼球層,分別是纖維層、血管層、神經層。

新生兒與成年人的眼球大小相比,新生兒平均大小是成年人的75%左右。

想認識更細節的眼睛構造的話,可以點擊這裡喔。

眼球構造圖
眼球構造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眼球前段與後段介紹

以晶狀體為界線,人眼可以分為眼前段、眼後段。

眼前段組織介紹

角膜、前鞏膜、虹膜、睫狀體、晶狀體

眼後段組織介紹

脈絡膜、後鞏膜、玻璃體、視網膜

小整理

 眼前段眼後段
各個組織角膜 前鞏膜 虹膜 睫狀體 晶狀體脈絡膜 後鞏膜 玻璃體 視網膜  
腔室前房 後房玻璃體
特殊結構瞳孔 小樑網 許萊姆氏管視神經 黃斑部

纖維層

這層有兩種構造組成,角膜與鞏膜。

角膜(Cornea)

角膜佔了眼睛周長的六分之一,也是眼睛光學系統重要的構造之一,屈光度約42.00~43.00D。

健康的角膜是沒有血管、沒有色素細胞,屬於透明構造。

抗紫外線的能力如下:

  1. UVA:100%
  2. UVB:90%
  3. UVC:60%

解剖學中可分為5層,其中,上皮層是終生經由細胞分裂生長的;基質層是所有分層中最厚的細胞;內皮細胞層是保持角膜的水合狀態,呈六角形狀態。

角膜的外表面還有淚液層負責維持外界與眼睛表面的淚液平衡,如果淚液層被破壞,可能會引發乾眼症。

角膜
角膜示意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鞏膜(Sclera)

跟角膜一樣,屬於沒有血管、沒有色素細胞的組織,但是鞏膜是親水性的不規則組織,因此有陶瓷白色般的顏色,俗稱眼白。

鞏膜的厚度一般是不均勻的,在眼外肌的附著線上是最薄的;而在視神經的附近厚度是最厚的。

鞏膜是同源相於硬膜,鞏膜的組織分層共三種,上皮、基質與棕黑板。

在生理功能上,鞏膜並不像結膜一樣具有淋巴層,組織結構屬於緻密的膠膜組織,是管理光線折射的關鍵之一;同時此結構也能協助管理眼睛內的壓力;另外鞏膜內的大小孔洞能協助血管與神經分布在眼睛內。

鞏膜與其他分層
鞏膜與其他分層示意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血管層

顧名思義,此層有許多的微血管,稱血管層;另外在血管層中,有富含許多的黑色素細胞,使在解剖時可見深色物質,因此也稱為葡萄膜層。

此層包含了三種組織,脈絡膜、睫狀體、虹膜。

虹膜(lris)

此組織有許多的虹膜皺褶,而且每個人的虹膜皺褶情況均不一樣,就像山脈一樣起起伏伏而且都不同,因此可以跟指紋一樣,做為是個人的身分辨識證明。

在生理功能上,虹膜富含色素細胞,依照不同的人種、遺傳相關性等因素而不同。舉例來說,東亞人的虹膜看似是黑色,但實際上是深棕色;此外虹膜也能吸收光亮的大小而瞳孔收縮或是放大。

虹膜
虹膜示意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睫狀體(Ciliary body)

睫狀體在背面看,此組織是環狀的,又稱睫狀環。

生理功能的表現會依照解剖學的睫狀體上皮、睫狀體基質、睫狀肌來一一解說:

睫狀體上皮細胞層

可在分非色素睫狀體上皮細胞與色素睫狀體上皮細胞,其中前者可以分泌房水以提供晶狀體養分。

睫狀體基質層

由內結締組織、微血管組成。

睫狀肌

可藉由收縮與放鬆來控制懸韌帶,達到能夠控制與改變晶狀體形狀的目的,形成調節作用。

睫狀體
睫狀體示意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脈絡膜(Choroid)

此組織包含了布魯赫膜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RPE),有脈絡膜微血管網供應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營養,此組織有外層血-視網膜剝離功能,阻止有害物質進入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

在血液動力學上,脈絡膜的厚度後面較厚、前面較薄。

生理學功能上有遮光效應、免疫功能、溫度調節。

脈絡膜位置
脈絡膜位置示意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神經層

主要是由視網膜組成,其細胞為高度分化的視網膜神經細胞與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為主。

其位置是在眼後段的二分之三,從視神經延伸至睫狀肌平坦部。

視網膜(Retina)

此處為視力的關鍵之一,視網膜的各個部位都相當重要。

延伸閱讀:視力是什麼

此處有中央小窩、中央窩、旁中央窩、中央窩周邊、視神經盤、視杯。

視網膜構造
視網膜構造示意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構造如下:

中央小窩

是錐細胞密度第二高的地方,在這之中的錐細胞比其他的地區較為細長。

中央窩

又稱為黃斑。

此處沒有神經節細胞、內核層或視網膜毛細血管。

此處的錐細胞密度與數量是最多的。

在生理功能上,是視覺最敏銳的區域、也是形成色彩的寶地。

旁中心窩

離中心窩約1.25毫米,此處有最大量的內核層與神經節細胞。

中心窩周邊

離中心窩約2.75毫米,此處主要是由神經節細胞組成,不只如此,桿細胞從這裡開始增加。

視神經盤

位於鼻側約離中心窩約3毫米的距離,又稱為盲點,原因是這裡沒有感光細胞。

顏色通常是粉紅色,如果變白的話,代表視神經扭曲、收縮的問題。

視杯

源自於胎兒組織的內陷到位於視神經的正常生理杯。

顏色是白色,可以跟視神經盤一起觀察尺寸,檢查眼壓是否良好。

光學系統

能讓眼睛有屈光度的構造有兩個:角膜與水晶體。

由於角膜在纖維層的段落已經說明過,這裡只講水晶體。

延伸閱讀:屈光度是什麼

延伸閱讀:屈光不正是什麼

水晶體(Lens)

又可以稱為晶狀體,水晶體是在眼球中,折射率最高的組織,跟角膜一樣,將光線順利進入到視網膜處。

晶狀體屈光度約15.00D,並且為著年齡會下降,40歲是8.00D、60歲是1.00~2.00D。

水晶體分層
水晶體分層示意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解剖學構造如下:

晶狀體囊

主要是上皮細胞與纖維細胞的產物,依照位置可分前囊與後囊,前囊中生會不斷生長;後囊完整後便不再生長。

晶狀體上皮

具有高度分裂的能力,用顯微鏡觀察可發現,具有巨大的細胞核以及少量的胞器,從中央纖維到晶狀體的赤道部的細胞直徑較小、而細胞密度較大。

晶狀體纖維

屬於水晶體的主體,可再依照各個年齡層分層,愈往裡面愈老。

占眼球80%體積的組織

此組織就是眼後段的組織,玻璃體(Vitreous humour)

玻璃體(Vitreous humour)

在特色上,除了占了總體眼球的80%體積外,它也支撐了視網膜、脈絡膜、鞏膜、晶狀體等其他器官,也是產生飛蚊症問題的組織。

此組織的生理功能可以做為眼球轉動時的緩衝,另外也能協助視網膜的溫度調節、眼睛內部壓力上的調節以及周圍結構可與血夜間進行代謝交換。

其玻璃體的內容物的分子組成可分為以下幾種:

  1. 99%的水
  2. 1%的其他20種物質

其中的玻璃體的物質濃度,與血漿的濃度相比有不同的變化。其中,維生素C、乳酸的濃度都比血漿多;另外葡萄糖濃度卻比血漿低。

玻璃體位置
玻璃體位置示意圖 參考圖片-Google 圖片

總結-眼睛構造

眼睛除了視覺功能外也包含了各式功能,如保護眼睛的鞏膜、提供養分以及調控眼內溫度的脈絡膜、調整水晶體形狀的睫狀體等。這些功能也告訴我們一件事,眼睛如同照相機或攝像機,屬於精密的器官,除了要在生活上善加利用,也需要好的保養,否則導致影像上的問題,甚至引發器質性病變。

內容包含眼前段、眼後段的各個組織介紹、生理表現介紹的文章,講述了較為簡單並且不冗言贅字的組織表現,希望玩家們能初步了解眼睛內的組織功能與介紹,用簡單的文章瞭解不簡單的事物。

玩家最新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