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期: 2023 年 2 月 27 日
眼睛的調節,使我們能清楚看見近距離的物品,不過玩家們知道調節的各種關係嗎?包含以下幾種問題:
- 調節跟年齡有關係嗎?
- 調節與水晶體的原理?
- 調節與老花的關係?
本篇文章整理各種調節的問題與敘述,有興趣的話,請往下滑,開啟調節功能的新篇章。
調節力是什麼
以水晶體的屈光度依照觀察事物的遠、近距離進行影像清晰變化,稱為調節(Accommodation)。
舉例來說:正視眼,在無窮遠的地方觀察,光線進入到眼睛時,水晶體收縮射到視網膜中;而在手觸及到的範圍下觀察的物品,需要調節力改變水晶體的形狀,來把觀察的近距離影像變清晰。
調節力的定義不只如此,想知道更多,可點擊延伸閱讀:A+醫學百科
調節功能的名詞
為了能更加瞭解調節的定義,以下名詞將幫助玩家們如何分辨調節的範圍。
遠點
控制水晶體形狀的睫狀體完全放鬆所能看見最遠的點,成為遠點。
近點
控制水晶體形狀的睫狀體完全收縮所能看見最近的點,成為遠點。
調節範圍
意思是遠點到近點之間的距離屬於調節範圍。
調節幅度
以聚散度為單位,將遠點與近點換算成聚散度,遠點到近點之間的距離屬於調節幅度。由於是一個範圍,因此沒有負號。
屈光不正種類解釋
結合上一段認識的名詞,可以發現能解釋屈光不正的意思,以下舉例:
近視
遠點位於眼前(視網膜前)的位置。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3 近視的遠點](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88.png?resize=223%2C130&ssl=1)
遠視
遠點位於眼後(視網膜後)的位置。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4 遠視的遠點](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89.png?resize=168%2C140&ssl=1)
散光
遠點位於眼睛的不同位置所致。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5 散光的遠點](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90.png?resize=291%2C199&ssl=1)
老花
因水晶體無法有效改變形狀,近點遠離工作上近距離的位置。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6 老花眼的遠點](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91.png?resize=369%2C270&ssl=1)
屈光不正的意思將在這裡了解的更多,延伸閱讀:屈光不正是什麼、散光是什麼
屈光不正的調節幅度結果
在屈光不正上調節幅度會因近視、遠視以及度數大小而不同,表格如下:
假如這三位客人的近點都是眼前10D,度數如下,則調節幅度為多少?
度數 | 遠點 | 近點 | 調節幅度 |
200度 | +2.00D | -10.00D | 12.00D |
正視眼=0度 | 0D | -10.00D | 10.00D |
200度 | -2.00D | -10.00D | 8.00D |
調節的運作原理
認識調節的運作流程之前先了解調節功能的主角們。
水晶體(Lens)
又稱晶狀體,為雙凸透鏡形狀,以它為界線可分為眼前段、眼後段,受到睫狀肌、懸韌帶控制來改變形狀。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7 水晶體](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92.png?resize=363%2C277&ssl=1)
睫狀肌(Ciliary muscle)
睫狀肌可以藉由神經控制懸韌帶與水晶體。
當看近距離時,眼睛的副交感神經會興奮,引發瞳孔縮小、睫狀肌收縮的現象;當看遠距離時,眼睛的交感神經會興奮,引發瞳孔放大、睫狀肌放鬆的現象。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8 睫狀肌](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93.png?resize=286%2C184&ssl=1)
懸韌帶(Zonules)
可以控制水晶體的形狀以及固定其位置,以免發生水晶體偏移、甚至脫位。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9 懸韌帶](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94.png?resize=316%2C263&ssl=1)
遠-近距離時的生理現象
物件位置 | 遠距離 | 近距離 |
睫狀肌 | 放鬆 | 收縮 |
睫狀體的環狀直徑 | 較大 | 較小 |
懸韌帶的張力 | 較大 | 較小 |
水晶體厚度 | 厚度小 | 厚度大 |
水晶體曲率 | 曲率小 | 曲率大 |
水晶體的折射程度 | 折射較低 | 折射較高 |
調節在生理上的兩大部分
調節,除了光的折射程度外,也包含了生理功能,這兩者合一,形成調節,缺一不可,便廢其功能。可分為物理性調節與光學性調節。
物理性調節
以水晶體改變形狀為主,生理性調節的單位稱為肌度,每1肌度等於10D。
這兩部分在人眼還年輕時,可以正常地互相搭配,但是這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因為在某些狀態會分開造成不同的病理性變化。
生理性調節
最好的例子,便是老花,屬於調節與集合的典型生理性症狀。
如果水晶體逐漸沒有可塑性,物理性調節會減少。年齡雖對睫狀肌的影響較小,但是其中一大部分失去功能,另一個部分完善但是也無法調節;反之,如果是換成生理性調節亦是如此。
另外,在驗光檢查前,為了避免眼睛調節功能造成數據上的影響,因此都會先點散瞳劑或是霧視法來消除調節。這便是生理性調節受影響、物理性調節不受影響的好例子。
調節與視近反射
調節功能是看近物品才發揮出作用,調節產生的同時,也帶動了聚合功能與縮瞳功能,而產生的作用如下:
- 看近物品時,如果有感覺一瞬間影像模糊,代表副交感神經誘發節狀體收縮,形成調節反射。
- 看近物品時,如果雙眼一瞬間複視,副交感神經會導致內直肌收縮,形成聚合反射。
- 影像的球面像差與反光程度增加,副交感神經引發瞳孔括約肌收縮,形成縮瞳反射。
調節幅度與年齡
調節會不斷變小的原因主要是年齡的問題,根據上述的物理性與生理性調節的原理,所以隨著人的老化,生理性調節功能會減少。因此,上個世紀的科學家Donder,統計了各年齡與調節幅度的數據,因此能依照他整理的表格,找出對應的調節幅度。
Donder表
年齡 | 調節幅度 |
10 | 14.00D |
15 | 12.00D |
20 | 10.00D |
25 | 8.50D |
30 | 7.00D |
35 | 5.50D |
40 | 4.50D |
45 | 3.50D |
50 | 2.50D |
55 | 1.75D |
60 | 1.00D |
65 | 0.50D |
70 | 0.25D |
75 | 0D |
Hofstetter公式
除了Donder整理出來的表格,Hofstetter公式亦可以年齡來找出對應的調節幅度,依照三種公式,能找出調節幅度的期望值。
- 最小調節幅度=15-0.25x年齡
- 平均調節幅度=18.5-0.3x年齡
- 最大調節幅度=25-0.4x年齡
調節檢查
充分認識調節的定義後,接下來的調節檢查,就比較好認識了。常見的方法共有以下四種:
NPA檢查
step 1
屬於雙眼測試、有配戴眼鏡等處方可戴上、亮室測試。
step 2
會給客人在近距離觀看一個物品,比如鉛筆的筆尖。
step 3
詢問客人是否清楚可見?
step 4
客人的眼睛要盯著鉛筆,而鉛筆會不斷靠近。
step 5
如果感覺模糊就要說一聲。
step 6
眨眼睛,再觀察是否清楚。
step 7
有清楚會重複第四步驟;沒有就結束。
step 8
備註:此時測試重複做三次,以免測不準。
推進法(Push-up)
step 1
屬於單眼測試、有配戴眼鏡等處方可戴上、亮室測試。
step 2
先遮左眼,然後會給客人在近距離觀看一個物品,比如鉛筆的筆尖。
step 3
詢問客人是否清楚可見?
step 4
客人的眼睛要盯著鉛筆,而鉛筆會不斷靠近。
step 5
如果感覺模糊就要說一聲。
step 6
眨眼睛,再觀察是否清楚。
step 7
有清楚會重複第四步驟;沒有就換測左眼。
step 8
備註:此時測試重複做三次,以免測不準。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10 NPA測試](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97.png?resize=307%2C230&ssl=1)
拉遠法(Push-away)
step 1
屬於單眼測試、有配戴眼鏡等處方可戴上、亮室測試。
step 2
先遮左眼,然後會給客人在近距離觀看一個物品,比如鉛筆的筆尖。
step 3
然後為了讓觀察的模糊,此物品會放得非常近,大約是0.5公分左右。
step 4
測試時,此物品會慢慢拉遠,直到客人認為清楚。
step 5
重複做三次,換測左眼。
負鏡片模糊法(Minus to blur)
step 1
會使用綜合驗光儀、單眼測試、亮室測試。
step 2
請客人觀察位於40公分的視標,詢問是否清楚?
step 3
測試時,會使用負球面鏡片(凹透鏡),而且不斷追加,直到客人看到模糊。
step 4
右眼測完後,鏡片會重新歸位,換測左眼。
step 5
備註:此方法測的調節幅度會比推進法少2.00D左右。
小整理
檢查 | 檢查順序 | 特性 |
NPA | 眼初步檢查 | 雙眼推進檢查 |
Push-up | 單眼推進檢查 | |
Push-away | 單眼拉遠檢查 | |
Minus to blur | 雙眼檢查完後的功能性檢查 | 單眼負鏡片檢查 |
調節與老花眼的關係
如之前段落所述,老花是典型的生理性症狀,每個人都會經歷過這個問題,就像生老病死一樣。
根據統計,一旦到了40歲左右,就會產生老花,正視眼、遠視眼較為明顯,近視眼在短期內或許不會較為明顯。
發生的症狀是在眼前近用工作距離的位置,影像變得模糊、使用眼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感到疲倦,甚是有頭痛現象,物品必須要往遠一點的地方,甚至是手無法觸及的範圍,才能看得清晰,這便是老花的症狀,如果想知道目前的調節度數還剩下多少,可回到前面的Donder表瀏覽。
根據近期研究,人們對於科技產品的依賴性逐漸膨脹,如同糖衣下的毒藥,伴隨的副作用產生,造就一些文明病或是疾病的年輕化,而眼睛老花也是其中一個。
老花的預防措施
老花每個人都會發生,只是時間的問題,不過可以減緩老花的年輕化的預防措施,如下:
- 護眼功能的天然食品、並非加工食品。
- 平日攝取維生素A、B、C以及葉黃素等人體無法自行生成的物質,
- 近距離工作、遊玩等活動,到了一定程度後要充足的閉目養神,如冥想。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11 胡蘿蔔](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95.png?resize=294%2C166&ssl=1)
老花的矯正方法
目前的矯正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老花眼鏡。老花也屬於屈光不正疾病,所以能藉由老花眼鏡來處理。
![[視光之路2022]老花眼是什麼? 馬上看懂調節力原理的神祕檔案 12 老花眼鏡](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96.png?resize=326%2C137&ssl=1)
老花的矯正度數
為了避免眼睛的調節力過度緊繃,通常會只使用一半的調節力。
什麼意思,舉例來說,有一名客人測出的調節力為5D,在驗光人員配鏡時,挑選的鏡片度數會讓眼睛的調節力有受到刺激以及不會過於緊繃,才會使用一半的調節力。
老花的矯正鏡片分類
框架眼鏡與隱形眼鏡的種類如下:
框架眼鏡
- 雙焦點鏡片
- 多焦點鏡片
- 漸近多焦點鏡片
隱形眼鏡
- 框架眼鏡+隱形眼鏡
- 單眼視覺法
- 同步型鏡片
- 交替型鏡片
老花眼矯正-影片推薦
鏡片使用的調節問題
由於頂點距離的問題以及該矯正的度數不同,因此相同的屈光不正度數所造成的調節需求會不同。
為了避免難以理解的數學過程造成愈看愈不懂,這裡只講結論:
- 客人是近視患者,戴上隱形眼鏡,導致調節力需求與內聚力需求增加。
- 客人是遠視患者,戴上框架眼鏡,導致調節力需求與內聚力需求增加。
結論
在充分認識到調節力時,各位都已經知道它的重要性,在這人手一機、資訊爆炸的時代,每當你/妳滑手機時,你的眼睛調節力一直在幫你/妳解決近距離能否看得清楚,因此希望玩家們能知道這篇文章的資訊後,能想一想如何預防老花的問題以及調節力對生活上是如此的重要。
感謝版主非常詳細的分享,有好多專有名詞,還有公式,沒想到還有老花的隱形眼鏡,我以為只有近視才˙有
老花眼的矯正方法,除了框架眼鏡外,隱形眼鏡也可以矯正喔。
謝謝版主詳盡的介紹,像我目前43歲有900度近視,最近看近距離的微小物體時(如藥罐上的成分說明文字),就要把東西拿近並脫掉眼鏡閱讀,這樣就是老花了嗎?
沒錯,戴眼鏡看近物會模糊或是東西要拿遠一點看都是有老花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