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構造介紹完整指南
眼鏡,可分成兩大部位,眼鏡框面(front)與鏡腳(temples)。
在這兩者還可以細分更多部位,以下我們看圖說故事,認識眼鏡的構造:
眼鏡框面(front)
也就是從正面看,完整看見兩片鏡片的部位。

框面可再細分以下部位:
- 鏡片(lenses):矯正眼睛度數的光學處方。
- 鏡圈(eyewire):鏡片周圍的邊框,可以保護與支撐鏡片的地方。
- 鼻橋(bridge):連接鏡片之間的區域,位於鼻子該處。
- 端片(endpieces):位於框面的最外側,連接鏡腳處。
- 鉸鏈(hinges):可以連接框面與鏡腳的零件,通常以金屬為主。
- 鼻墊(nose pads):能靠在鼻子的矽膠墊,支撐眼鏡以防掉落。
- 鼻墊臂(pad arms):連接鼻墊與框面的金屬零件。
框面為最重要的部位,鏡片負責矯正度數、鼻墊負責支撐、鼻橋負責連接等。
可以說,框面不只是做造型,也是負責臉面支撐的重要構造。
鏡腳(temples)
從側面看,能靠在耳朵,從框面筆直延伸再彎曲向下的部位

- 端頭(butt portion; butt end):最靠近眼鏡框面的鏡腳部位。
- 彎折部(bend):鏡腳彎曲的地方,會符合耳朵輪廓。
- 鏡腳柄(shank):端頭與彎折部之間的部位,該處通常以筆直延伸呈現。
- 鏡腳耳端(earpiece):彎折過後的部位。
鏡腳種類
可分成以下5種鏡腳:

- 顱式鏡腳(skull temples)
- 圖書館式鏡腳(library temples)
- 可彎折式鏡腳(convertible temples)
- 弓式鏡腳(riding bow temples)
- 舒適線式鏡腳(comfort cable temples)
下面我們依序解析:
一般常見的是屬於顱式鏡腳(skull temples)。
耳後向下彎曲、沿著耳朵輪廓平均倚靠。靠近耳朵上方較窄、接近末端會變寬。
除了顱式鏡腳外,圖書館式鏡腳,也是常見的鏡腳款式之一。
本身幾乎是筆直的狀態,主要以頭部兩側平均支撐眼鏡,也被稱為直向後鏡腳(straight-back temples)。
如果想要能隨意調整形狀的鏡腳,可彎折式鏡腳會是優質選擇。
鏡腳被設計可以往下彎,從圖書館變成顱式鏡腳。
能符合不同人的需求,若位置不好,可重新彎折,適合給戴眼鏡不滿足舒適的族群。
然而兒童眼鏡與安全眼鏡,通常選擇使用弓式鏡腳。
材質主要以塑膠為主,在耳朵周圍彎曲、延伸至耳垂高度,一般長度會比上述三者還要長。
而與弓式鏡腳相似的舒適線型鏡腳,設計上雖有90%的相似,不過耳後部分主要以彈性金屬纜線構成。
眼鏡尺寸分析整理
給客人合適的眼鏡,眼鏡尺寸是重要的一環。
依照尺寸能分出兒童鏡框、成人鏡框等,這樣可以戴得舒適。
因此,現在以方框系統法為基礎,成為重要的尺寸測量核心。
什麼是方框系統法
在鏡片上製作簡易的方形,便是方框系統法。
在鏡片的頂端與底部畫出水平線、在鏡片的左右最外側畫出垂直線。
四條線,在鏡片周邊形成一個方形。
而且,各項數據都是以公釐(mm)來計算。

尺寸分類
在尺寸上有分成以下種類:
- 鏡片尺寸
- A尺寸
- B尺寸
- C尺寸
鏡片尺寸(lens size)代表方框的水平長度。
A尺寸代表鏡片的水平長度、B尺寸代表鏡片的垂直長度。
兩者與鏡片形狀無關,只有最大水平與垂直的數值。
而C尺寸是沿著水平中線測出的水平長度,不過一般很少會使用到該數據,通常會忽略不計。
其他數據
除了上述的尺寸外,還有其他重要的數據分析:
- 鏡片間距
- 鏡框差
- 有效直徑
- 幾何中心
鏡框差是A尺寸減去B尺寸的結果。
數值愈小,鏡片大小就會愈大;反之,則愈小。
而鏡片間距就是鼻橋長度。
有效直徑可以計算出最小鏡坯尺寸,當眼鏡大小不同,最小鏡坯能預估鏡片所需的尺寸是多少。
有效直徑是A尺寸加上鏡片間距所得到的結果。
幾何中心是方框的中心點,也就是已磨片後的幾何中心點。
不過,該點並非是光學中心,並無光學定位的價值。
鏡腳的數字
有人好奇,鏡腳會有一些數字,比如下圖:
對於這些數值代表什麼?
剛剛認識兩大部分的眼鏡基礎知識,那我們能認識鏡腳的數字是什麼?
鏡腳內部的密碼
在鏡腳內側,有專屬的數字及英文,觀察到自己的眼鏡時,會想知道什麼意思?
下圖為例:

首先,由左至右,左側的四位數只是產品編號,一般是不會用得到的。
接著是51口16 140,依序代表A尺寸、鼻橋長度與鏡腳總長度,皆以公釐(mm)為單位。
有了前兩者數據,便可得到有效直徑的數值。
也就是51+16=67mm。

而右邊鏡腳,同樣由左至右,依序是品牌名稱、材質種類與製造產地。
也就是說,這副眼鏡是屬於Hermase品牌、在日本製造的全鈦材質眼鏡。
如何向驗光師解釋?
我們進入一個場景,當你的眼鏡壞掉,進入驗光所時,該如何向驗光師開口?
你成功認識眼鏡的構造名稱,那麼當眼鏡出現問題時,面對可以做出反應?
我們實際操演:
螺絲掉了
你的金屬鏡框眼鏡,右側鏡面的螺絲不見,該如何反應?
你可以講:「你好,我這副眼鏡右側的鏡面螺絲掉了,可以幫我換新的嗎?」
又或者:「這副的右側螺絲掉了,可以幫我修嗎?」
說明眼鏡實際的問題,這樣驗光師才能協助調整眼鏡。
還有一個常見情況,框面與鏡腳之間的螺絲掉落。
這時候可以講述:「你好,這副眼鏡框面與鏡腳的連接處,有個螺絲不見了,可以幫我接回去嗎?」
又或者:「這副的螺絲掉了,我沒辦法接回去,可以幫我處理嗎?」
講述能如法炮製,只要清楚說明哪邊螺絲掉落即可。
眼鏡歪掉
使用一久,眼鏡自然會歪,即使是鈦金屬製成的眼鏡也面臨這情況。
更慘的像是眼鏡撞到、踩到,造成整體眼鏡變形,這需要驗光師當場評估還有沒有救。
眼鏡歪了,就要清楚說明哪邊歪了,驗光師可以幫你做調整。
因此,要說明哪邊有問題是很重要的。
舉例來說:
鏡腳張幅太大,你該如何講呢?
可以這樣說:「你好,我這副眼鏡的左邊鏡腳向外張開,可以幫我調回去嗎?」
反之,鏡腳張幅小,就說鏡腳向內。
除了張幅外,還有鏡腳彎曲處與末端。
同樣使用一久,鏡腳末端看起來一平一彎,容易戴眼鏡會不舒服,而且會引發耳朵不適。
面對驗光師可以這樣說:「這副眼鏡戴起來耳朵不舒服,可以幫我檢查一下嗎?」
小結論
這些在眼鏡行是比較常見的維修服務的一環,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眼鏡調整。
客人也會要求洗眼鏡,畢竟眼鏡太髒,就算配戴名牌也不好看。
這些,在眼鏡行通常會免費幫你服務。
除非需要請專業師傅維修才會給維修費,比如焊接(眼鏡斷掉要接合)。
如何判斷眼鏡需要更換?
在實習與工作的經驗上,眼鏡是否需要更換,大部分取決於客戶的決定。
客人哪天說想要換鏡框,也順便做驗光檢查,這樣就有配鏡的需求。
來店裡的客人大多數都是這樣,很少是眼鏡破損嚴重才更換的。
而眼鏡出現問題,驗光師為幫你維修,並告知眼鏡目前有哪些問題。
我曾遇到眼鏡斷了3截還要來維修的。
一般是可以用焊接處理,不過他的眼鏡是膠框眼鏡,所以只能更換新眼鏡,不能修理舊的。
因此,眼鏡是否要更換,除了是眼鏡損壞嚴重,不然主要以客人的想法再去做更換眼鏡。
如何判斷要更換鏡片?
框圈內的鏡片,正是眼鏡的處方。
度數不夠,代表是時候要更換鏡片的時機。
有一天,你戴上眼鏡,卻依然感覺到看遠方還是糊糊的,這時,你應該要檢查度數了。
雖然到了成年後,眼睛的度數會變穩定。
不過根據日後的用眼習慣,度數仍然有微妙的變化,度數也會慢慢加深。
當檢查度數與舊處方的度數不同時,你就該注意,要該換鏡片處方了。
因此,除了眼鏡本身的更換,度數有發生變化,鏡片也需要做到更換。
眼鏡構造介紹FAQ
Q:眼鏡構造主要分哪兩大部分?
A:框面與鏡腳。
Q:眼鏡什麼時候更換?
A:如果是必須更換的話,眼鏡無法調整、修復或是鏡片刮傷、破裂就必須更換。
Q:眼鏡螺絲不見該如何說?
A:你可以這樣講:「你好,我這副眼鏡某側的螺絲掉了,可以幫我換新的嗎?」
簡潔明瞭且有禮貌的回答,才能幫助維修眼鏡。
Q:眼鏡可以焊接嗎?
A:可以,不過需要看材質與焊接點何處。
焊接只能金屬材質,而且萬一斷裂點位於鏡片附近的話,可能也無法焊接。
Q:眼鏡歪掉可以自己調嗎?
A:可以,不過眼鏡是否容易調整,除了技術外,材質種類也是關鍵之一。
而且稍有不慎,眼鏡可能直接斷裂,形成不可逆的狀態,到時候恐怕只能買新的眼鏡。
因此,眼鏡最好給驗光師調整,而且修理好了也會幫你清洗眼鏡,幫你評估眼鏡的狀態。
總結
眼鏡不只是屈光矯正的處方,同時是時尚風格的配件、奢侈品。
眼鏡的重要性可與隱形眼鏡比擬,皆有異曲同工之妙,矯正、時尚、配件、功能,這些關鍵詞在它們身上都能找得到共同點。
眼鏡的地位已不是矯正度數這麼簡單,戴在身上的配件,是彰顯個人氣質的魅力。
本篇文章帶玩家們認識眼鏡構造全指南與重要性,如有想問的問題,可到下方留言,聊聊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