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妳看著連續劇最感人的橋段時,是否也感覺想要落淚?是否想拿著衛生紙來擤鼻涕呢?
淚液這神奇的液體,是如何產生的?對於眼表面是如此重要,本篇文章來認識:
- 淚液組成與功能有哪些
- 淚膜的分層
- 淚器的成員
- 淚液的檢查
- 淚液的排泄
認識淚液組成與功能,眼睛表面的世界是如何組成的。
淚液組成與功能
淚液,是具有潤濕角膜與保護眼睛表面的液體,每個人,每天都會分泌出0.5~1毫升的分泌量,是分布在淚膜(tear film)中水層的重要成分,關於淚膜的分層,下面會詳細描述。
淚液的功能有以下5種:
- 抑制細菌的生長
- 角膜的氧氣來源之一
- 保持眼睛表面的濕潤性
- 維持淚膜的滲透壓302mOsm/L
- 提供光線1.333的折射率,淚液的數值與房水近乎一致
而淚液的酸鹼值幾乎為中性,範圍落在PH值6.5~7.5。
可以利用眨眼運動來保持淚膜能夠均勻分布在眼球表面。
如何產生淚膜呢?主要是以瞼板腺、淚腺與杯狀細胞為主,依照腺體,可分為脂肪層、水層、黏液層等,在下一個段落,淚膜分界介紹會詳細說明。
淚膜除了濕潤與保護的作用外,淚液的成分也含有多種抗菌物質,像是溶菌酶等,它們能夠幫助益菌以及預防感染。
在淚膜的功能中,有說明可以提供光線有1.333的折射率,在角膜的屈光度中,淚液也是至關重要的角色,可以填平角膜上皮層表面的小凹陷,使得角膜變得更加光滑,看見眼前的事物會變得更加清晰。
點擊圖片(淚膜)
淚膜分層介紹
淚膜,分層可以分為三層,脂肪層、水層、淚液層等。
這三者缺一不可,否則會發生乾眼症問題。
詳細介紹如下:
點擊圖片(淚膜分層)
脂肪層
脂肪層(lipid layer),可以防止淚膜的水分蒸發的淚膜分層,是淚膜分層中最外面的一層,厚度約0.1um。
主要分泌脂肪層的腺體是瞼板腺(tarasl gland),位於上、下瞼板內,又稱為腺皮脂腺或是麥氏腺(meibomian gland);其次是蔡氏腺(gland of zeis)與莫氏腺(gland of moll)分泌。
如果脂肪層分泌不足的話,會導致淚膜不穩定,淚膜破裂時間(tear break up time, TUBT)就會縮短,簡而言之,就是眼睛本身會感覺乾澀而眨眼的次數頻率變多。
水層
水層(water layer),是淚膜分層中最厚的一層,約7~8um。
淚腺便是最主要的腺體,容易受到刺激性影響。其次的副淚腺是克勞氏腺(lrause gland)與胡福林氏腺(wolfring gland)分泌,負責淚液基礎的分泌量,受刺激影響較小。
淚層以水份為主,另外也包含免疫球蛋白、溶解酶等抑菌蛋白成分,該層目的是為了保濕與抗菌功用。
黏液層
黏液層(mucin layer),是淚膜分層中最薄的一層,約0.02~0.06um。
分泌的腺體是結膜的杯狀細胞(goblet cells)。
是形成淚膜最關鍵的一層,如同房子的地基,看似最薄的一層,卻是建立完整淚膜的一層。所以,淚膜是否存在,由黏液層決定。如果沒有黏液層,就沒有辦法形成脂肪層與水層,也就是說,是無法形成完整的淚膜構造。
淚膜的測試
淚膜是否能夠充分分泌,也需要透過檢查來獲取數據與健康程度,下列分享眼科診所、醫院常見的測試。
Schirmer氏試驗
該測驗方式為利用試紙的濕潤長度,來檢測是否淚液分泌量不足。
以下為玩家們分類:
- 正常分泌量:10~15mm
- 低分泌量:5~10mm
- 乾眼症:<5mm
不僅如此,這只是沒有使用麻醉眼藥水的情況下測試淚業的分泌量,是為了測試淚腺的分泌量程度;假設有使用麻醉眼藥水的話,則是測試克勞氏腺(lrause gland)和胡福林氏腺(wolfring gland),測試該眼睛腺體的基礎分泌量。
點擊圖片(Schirmer氏試驗)
淚膜穩定檢測
如果想要檢查淚膜的穩定程度的話,淚點破裂時間(tear break up time, TBUT)檢查,是常見有效的評估方式。
主要測試的腺體是瞼板腺,因為分泌的脂質層可以保持淚膜的穩定性。
作法相當簡單,在角膜弧度儀上觀察投射在角膜弧度的影像,如果影像開始模糊或變形時,就會請受測者眨眼,計算影像從清楚到模糊的時間。
以下為玩家們分類:
- 在大於10秒鐘間歇眨眼,淚膜就相對穩定
- 在小於10秒鐘間歇眨眼,淚膜就相對不穩定
淚器的5位成員介紹
一共有五種淚器,分別是淚腺(lacrimal gland)、淚點(punctae)、淚小管(lacrimal canal)、淚囊(lacrimal sac)、鼻淚管(nasolacrimal),它們,對於淚液的旅程有著重要關鍵。
![[眼睛組織攻略]淚液組成與功能 | 利用5大淚器探索淚液的誕生與作用 3 未命名绘图.drawio 10](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3/02/%E6%9C%AA%E5%91%BD%E5%90%8D%E7%BB%98%E5%9B%BE.drawio-10.png?resize=408%2C605&ssl=1)
這五大淚器,對於淚液的生成與排泄至關重要,下面我們認識這5大淚器吧!
淚腺
淚腺(lacrimal gland),外型為橢圓形,長約2公分,位於眼眶外側的額骨淚腺窩(fassa for lacrimal gland)。
點擊圖片(淚腺)
淚腺會被提上眼瞼(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的腱膜(aponeurosis)給分隔,分成上、下部分,與後方相連處。
- 淚腺上方:為上淚腺,又稱為眶部淚腺,位於上眼瞼內(palpebral portion),佔比較大面積。
- 淚腺下方:為下淚腺,又稱為瞼部淚腺,位於外眼眶骨內(orbital part ),佔比較小面積。
- 後方相連處:稱為峽部淚腺,是上淚腺與下淚腺的連接處。
當淚腺分泌淚液時,會有12條的淚管開口上眼瞼的結膜空間中。
分泌出的淚液,裡面的成分有98%是水分;剩下的2%。以離子與蛋白質為主,像是鉀離子、鈉離子、氯離子、鈣離子、碳酸離子、葡萄糖、蛋白質、尿酸,之中還有非常微量的鋅離子與錳離子。
在控制淚腺分泌的神經支配有三種神經,一種是感覺傳入的三叉神經的眼分支的淚神經、其餘的兩種是分泌淚液的傳出神經,自主神經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 三叉神經的淚神經:三叉神經的眼分支是感覺神經,經過眼眶內的眶上裂穿進顱窩中,而顱窩中具有初級感覺神經元的三叉神經節。
- 交感神經:對於淚腺的控制作用較小,是能夠控制淚腺分泌的自主神經。當胸段脊髓的灰質發出突觸後,經由**頸上神經節(superior cervical sympathetic ganglion)**進行神經突觸交換。
- 副交感神經:是主要影響淚腺分泌的自主神經,尤其在恐懼或是害怕的情境時容易分泌淚液。由第七段腦神經,顏面神經來控制副交感神經。當上延核(superior salivatory nucleus),發出突觸後,經過翼腭神經節(pterygopalatine ganglion)進行突觸交換,並且會經過岩大神經。
分泌淚腺的自主神經整理
神經分類 | 交感神經 | 副交感神經 |
中樞神經位置 | 胸段脊髓灰質 | 上延核 |
周邊神經位置 | 頸上神經節 | 翼腭神經節 |
神經支配 | 交感神經 | 顏面神經 |
淚液分泌量 | 變少 | 變多 |
淚點
淚點(punctae),淚管外側的開口,可將多餘的淚液倒流至淚管。位於兩眼的內側,分別在上、下眼瞼的位置。
如果開口發生異常,比如外翻或是封閉狀態,淚液就無法順利排泄,就會造成溢淚,淚液不會進入淚管,而是從眼睛的兩側流出。
點擊圖片(淚點)
淚管
淚管(lacrimal canal),是連接淚點與淚囊的淚器,外側連接淚點的部分會比較垂直;而內側連接淚囊的部分會比較水平。
與淚囊相連處有rosenmuller氏瓣膜(valve of rosenmuller),可以防止淚液回流至淚管甚至是淚點的瓣膜。
最後一點是淚管的內襯上皮是複層鱗狀上皮。
點擊圖片(淚管)
淚囊
淚囊(lacrimal sac),位於上頷骨與淚骨共同組成的**骨質陷窩(fossa for lacrimal sac)**中。
淚囊的筋膜由眼輪匝肌所組成的,而淚囊的本身可與骨質陷窩做連接:
- 前側:可連接上頷骨的前淚嵴(anterior lacrimal crest)。
- 後側:可連接淚骨的後淚嵴(posterior lacrimal crest)。
- 眶膈纖維:附著於淚骨的後淚嵴,因此淚囊是位於眼瞼的前界板溝側中。
最後一點是淚囊的內襯上皮是複層柱狀上皮。
點擊圖片(淚囊)
鼻淚管
鼻淚管(nasolacrimal duct),構造可分為骨質部與膜部。
- 骨質部:包含了淚骨、上頷骨與下鼻甲,是位於鼻淚管的上部,長約1公分。
- 膜部:位於下鼻甲,長約0.5公分。
在鼻淚管中,有個稱為hasner瓣膜的構造,開口位於下鼻道,可以防止咳嗽、打噴嚏時,鼻腔內部的壓力增加,防止液體在鼻淚管發生逆流的現象。
一般來說,小孩與成人的鼻淚管是正常發展、沒有異常,不過換做是剛出生的新生兒就另當別論了。
根據臨床統計,有多達超過半數的剛出生的新生兒,他們鼻淚管的hanser氏膜(membrane of hasner)尚未形成,是形成hasner瓣膜的關鍵,開口依然閉合。出生後的數周,如果hasner瓣膜依舊是閉合未通的話,新生兒的兩眼會水汪汪,看似可愛卻容易產生細菌感染,隨後眼睛紅與眼屎分泌多並且合併結膜炎,甚至會引起淚囊發炎的急性淚囊炎。
最後一點是鼻淚管的內襯上皮是複層柱狀上皮,並且具有可以分泌黏液的杯狀細胞。
點擊圖片(鼻淚管)
淚液分泌與排出路徑
當淚腺分泌淚液時,它們會經過12條的淚腺排泄管(excretory lacrimal duct),前往上眼瞼的結膜來濕潤眼表面;而多餘的淚液,將進入下一個旅程,淚道。
淚道的種類
所謂的淚道,就是上一段所介紹的5名成員,為了更好分類,依照性質構造的差異,分為膜性淚道與骨性淚道。
- 膜性淚道:淚點、淚小管、淚囊、膜性鼻淚管(membrane nasolacrimal duct)
- 骨性淚道:淚囊的骨質陷窩、骨性鼻淚管(bony nasolacrimal duct)
淚液的生成與排泄路徑
從淚腺生成淚液到排泄的路徑如下:
![[眼睛組織攻略]淚液組成與功能 | 利用5大淚器探索淚液的誕生與作用 4 未命名绘图.drawio 9 1](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3/02/%E6%9C%AA%E5%91%BD%E5%90%8D%E7%BB%98%E5%9B%BE.drawio-9-1.png?resize=255%2C1020&ssl=1)
淚液的排泄與味覺的關係
由於鼻淚管與下鼻道是互相連通的,再加上鼻咽部的液體與空腔後部的口咽部(orophsrynx)也是互相連通,並且產生味覺。
因此當多數的眼藥水滴入道眼球表面,多數會流入後就會產生苦味。
不僅如此,這也說明了,人,只要在哭泣的時候,為什麼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而並非像連續劇的角色一樣,只有淚流臉頰的特寫。
當淚器阻塞風險
如但路徑阻塞的話,輕則溢淚、重則淚器發炎,容易引發細菌感染。
以下就是淚器阻塞的風險:
- 溢淚現象
- 容易造成細菌感染
- 淚液長時間滯留在鼻腔中
- 淚器發炎,像是淚囊發炎、鼻淚管發炎等
淚液教學推薦影片
總結
當我們流淚時,淚液同時也保護著我們的眼睛表面避免外來物質的侵擾,通時也提供角膜上皮細胞更好的光學品質。
淚液對眼表面的重要性,如同醫護口罩一樣保護人的口鼻。失去了它,就會讓環境侵害角膜,失去應有的水分保護形成乾眼症,也描述了脂肪層的重要性。
本篇文章描述了淚液組成與功能、淚器的介紹、淚液的檢查、淚液的分泌與排泄路徑等,希望玩家們對淚液的知識能初步認識且深入研究有所進展。
玩家最新文章
![[眼睛組織攻略]淚液組成與功能 | 利用5大淚器探索淚液的誕生與作用 6 驗光師是什麼](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eye-care-eye-consult-doctor-5016078.jpg?fit=1024%2C683&ssl=1)
【職業介紹】驗光師是什麼? 5分鐘從0到1認識醫事職業全分析
![[眼睛組織攻略]淚液組成與功能 | 利用5大淚器探索淚液的誕生與作用 8 角膜分層](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eye-blue-eye-close-up-5835116.jpg?fit=1024%2C681&ssl=1)
【眼睛攻略:角膜】 | 0基礎認識構造、功能與雷射手術評估攻略
![[眼睛組織攻略]淚液組成與功能 | 利用5大淚器探索淚液的誕生與作用 10 威德葉黃素評價](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E4445-scaled.jpg?fit=1024%2C880&ss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