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視雖是驗光用語,但是它是隱藏在每個人的眼中,當你認為不等視有何關係時,你是否有以下症狀:
- 看東西時感覺一眼比較清楚、另一眼模糊?
- 你的一個眼睛比另一個眼睛較清楚時,隱約感覺都用清楚的那一眼看外界事物?
- 看一個物品時,感覺物品一大一小的?
如果有以下症狀之一的話,那可以往下滑,來認識這是甚麼眼睛問題,帶你認識
- 不等視是什麼
- 不等視有甚麼分類
- 不等視如何治療
不等視是什麼
又稱屈光參差(anisometropia),雙眼的度數均不同便稱為不等視。
不等視定義完整介紹:康健雜誌
不等視的優點
對於老花者來說,不等視有對近距離眼睛度數視有益的。老花者在調節功能逐漸下滑時,近距離會愈看愈模糊,不過如果老花者是近視的不等視,一個眼睛的近距離使用度數負擔會變小。
不等視的缺點
如果不等視差距過大時,對於視力上的影響還是有負面表現,在開眼時的影像,首先會覺得一眼較清楚、一眼較模糊,到了一段時間,大腦會自動刪去模糊的影像,只顯示出清晰的那一眼的影像,如果沒有互相閉一支眼睛的話是無法看出來的。
如果反應在嬰幼兒上要特別注意,雙眼有差距過大的不等視,可能會引發弱視,如果發現必須盡快至眼科醫院或診所檢查並治療,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除了這些問題之外,不等視還有以下兩種較常見的問題,請往下依序觀賞。
不等像種類
不等視,引發的問題除了眼睛度數上的問題,影像的大小也會發生問題,種類如下:
生理性不等像(physiological aniseikonia)
顧名思義,就是本身的眼睛生理現象所引發的不等視,幸運的是,這種不等像是無需治療,甚至對於眼睛是有益處的。
你不信嗎? 我舉個例子: 當你看見一顆蘋果在你的右手邊,如果你頭不轉動、雙眼向右轉,你是否發現,蘋果到眼睛的距離,左眼比右眼的距離大,而生理性不等視為了彌補這距離上的差距,使兩眼的影像大小完全一樣。
不規則性不等像
如果不等像的大小以達到在臨床上檢測是異例的話,便稱為不規則性不等像(anomalous aniseikonia)。
軸線性不等像(symmetrical aniseikonia)
如果影像是水平軸向或是垂直軸向一大一小的話,稱為軸線性不等視。
![[視光之路2022]不等視是什麼? 認識埋藏視力中的殺手檔案 3 image 58](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58.png?resize=341%2C284&ssl=1)
不對稱性不等像(meridional aniseikonia)
影像並非是水平軸向或是垂直軸向一大一小,而是影像不對稱性的一大一小稱為不對稱性不等像。
![[視光之路2022]不等視是什麼? 認識埋藏視力中的殺手檔案 4 image 59](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59.png?resize=308%2C257&ssl=1)
解剖性與光學性不等像
解剖性不等像(anatomic aniseikonia)
是依照解剖學上的眼睛構造,所產生的不等像,因為視網膜內的兩種感光細胞分布不正常引起。
延伸閱讀:色覺是什麼
![[視光之路2022]不等視是什麼? 認識埋藏視力中的殺手檔案 5 image 60](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60.png?resize=865%2C267&ssl=1)
光學性不等像(inherent aniseikonia)
主要是鏡片的成像原理所產生的不等像,鏡片大小、鏡片厚度、頂點距離等均可能會發生不等像的因素。
不等像如何治療
主要用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作為矯正方法,適用何種方法,先認識一個理論。
納普定律
這個定律淺顯易懂的說明,就是假設眼睛沒有疾病問題,僅屈光不正的變化。
近視與遠視均有可能是軸性與屈光性。
- 軸性近視因眼睛變長,因此看見的影像變大。
- 軸性遠視因眼睛變短,因此看見的影像變小。
- 屈光性近視因眼睛的光學系統而引起的近視,因此看見的影像是不變。
- 屈光性遠視因眼睛的光學系統而引起的遠視,因此看見的影像是不變。
看見的影像 | 適合矯正方法 | |
軸性近視 | 影像變大 | 框架眼鏡(凹透鏡) |
軸性遠視 | 影像變小 | 框架眼鏡(凸透鏡) |
屈光性近視 | 影像不變 | 隱形眼鏡 |
屈光性遠視 | 影像不變 | 隱形眼鏡 |
納普定律在臨床上是否都能應驗?
事實上,此定律在屈光不正與視覺影像上做了充足解釋與原因,在學界上已是廣泛認可的理論。不過理論歸理論,在臨床上是否能應論又是另一回事。
在軸性近視或遠視時,影像大小的確是會改變,不過能眼睛軸性大小只有增加或減少1~3mm,而影像大小沒有預期的嚴重,反而是眼睛疾病造成的影響較嚴重。
結論來說,理論歸理論,在臨床上是否存在,需要在病人的主訴與醫院、診所的檢查來應證,納普定律在臨床上很少出場表現。
不等像的矯正原理
認識了前面的定律,矯正方法也得知,那麼鏡片是如何改變不等視與不等像?
眼鏡放大率
形成眼鏡放大率的因素有兩種:形狀因素與屈光因素
公式為 眼鏡放大率=形狀因素x屈光因素
形狀因素是以鏡片本身引起的,如鏡片厚度、鏡片材質折射率、鏡片基弧等。
屈光因素是以屈光成像原理所形成,主要是鏡片的屈光度、頂點距離引起的。
總結
眼鏡除了能解決不等視,也應付不等視所引起的不等像。因此,能否有效解決眼睛的不等視問題,需要尋求眼科醫師或驗光人員協助。
垂直不平衡
當把不等視與不等像利用鏡片處理後,接下來亦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如果眼睛的瞳孔中心與鏡片的光學中心沒有對齊好的話、高、低度數的鏡片,可能會引起垂直不平衡。
垂直不平衡的問題
眼睛產生的問題尤以下例子舉例:
假設雙眼因鏡片均未對齊,並且雙眼均有不等視,進而發生右眼有3個稜鏡向下、左眼有7個稜鏡向下,而垂直不平衡是雙眼的稜鏡差值,也就是7-3=4稜鏡向下。
如果置之不理的話,也造成複視,視覺影像會不正常、眼睛不適等現象。
垂直不平衡如何治療
垂直不平衡治療的標準也是有的,差距到1.5個稜鏡會依客人是否影響自身的生活視力來決定治療;如果差距到2~3個稜鏡就會決定治療。
如果是最近有產生垂直不等視的話,那麼你需要有所警覺,除了眼鏡上的問題,亦可能是白內障問題,需找眼科醫師或驗光人員諮詢。
一般來說,驗光人員是不允許有垂直不平衡問題,如果垂直或水平都有問題,則會優先處理垂直不平衡,再處理水平。
如果可以藉光學上矯正的問題,可以用以下方法矯正
- 隱形眼鏡
- 兩個框架眼鏡
- 稜鏡削薄設計
- 扣壓式菲涅耳稜鏡
- R型子片
稜鏡削薄設計
解決垂直不平衡的現象,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稜鏡削薄設計鏡片,不論是玻璃或塑膠材質皆可使用。
結論
不等視在生活上可能沒有感覺,可是在往後的時間中,可能度數街的差距會愈來愈大,為了避免視覺上的小問題,變成影響生活視力的小偷,建議在視力檢查中要定期追蹤,面對將來的問題。
不等視是這篇文章的主旨,介紹了不等視的問題、治療方法以及其他延伸問題介紹,國內幾乎沒有相關的參考資料可以認識,因此製作此文章給讀者認識不等式的現象與如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