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眼鏡的秘密]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種類 | 拆解7種矯正散光的鏡片原理

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種類
最後更新日期:2023-11-17 11:02 上午

散光,是屈光不正的現象,每個人的現象都不太相同。

事實上,散光並非一種疾病,而是可以藉由屈光原理矯正的現象,而軟式散光隱形眼鏡,便是可以矯正散光的選擇之一。

配戴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的步驟很重要,但是配戴後的穩定情況更重要。

當今的軟式散光隱形眼鏡設計是讓鏡片配戴時,能夠達到鏡片最小的旋轉程度以及在眼球表面上可以具有穩定性。

鏡片停留在正確位置、眼球移動且鏡片沒有搖擺、偏位可以快速回到原本位置等,這些都是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種類的各個要求。

本篇文章,將帶領玩家們認識並且從中破解以下疑惑:

  1. 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種類有哪些
  2. 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的各種特性
  3. 軟式散光隱形眼鏡有那些優點、缺點
  4. 哪些軟式散光鏡片是常見的、哪些是不常見的
  5. 軟式散光鏡片的將來

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種類與分類

目前,軟式散光隱形眼鏡可以穩定設計的方法就是眼瞼作用,眼瞼的運動可以保持鏡片的穩定性。

依照這個原理,廠商已這個概念為基礎,形成兩大分類,稜鏡垂重設計非稜鏡垂重設計

稜鏡垂重設計主要依靠上眼瞼鏡片的互動:

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種類

而非稜鏡垂重設計則是上、下眼瞼的作用為主:

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種類

而再依照這兩大分類,可以歸納出5種散光矯正設計以及2種並非兩大分類的延伸:

  1. 稜鏡垂重設計:稜鏡垂重法、周邊垂重法、反轉稜鏡法。
  2. 非稜鏡垂重設計:截斷法、雙邊薄區法。
  3. 其他:散光後表面設計、動態穩定設計。

散光後表面

部分學者認為,後表面散光鏡片比前表面散光鏡片還要符合角膜的弧度定位

因為後表面可以更加對齊或是鎖住於適合的環形角膜表面。

然而,雖然符合角膜的弧度,但是根據統計,單獨使用環形後表面散光隱形眼鏡有不足以實現鏡片的穩定

稜鏡垂重法

稜鏡垂重法(prism ballast),原理是將基底向下(BD)的鏡片結合到鏡片中,如此一來,鏡片下方會變得更重,因為地心引力的引導下,使鏡片向下穩定

儘管此技術是長期隱形眼鏡矯正散光的方式,但是在軟式隱形眼鏡中,有著部分缺點。

  1. 其一是厚度問題,鏡片的下面會降低透氧率,尤其眼瞼敏感者會感到特別不適。
  2. 其二是配戴問題,剛才有解釋,稜鏡垂重法是藉由重力與下方加厚的鏡片來穩定鏡片本身。但是該作法會導致過度向下位移
  3. 其三是雙眼問題,如果只是單眼使用稜鏡垂重法的散光隱形眼鏡的話,可能會引發垂直稜鏡效應,進而發生視覺上的不適。幸運地是,在臨床上很少發生雙眼視覺的問題。

稜鏡垂重法主要是用於拋棄式散光隱形眼鏡,設計中的穩定方法,在臨床中實踐獲得了證明並且認定是可行與合理性。

點擊圖片(稜鏡垂重法)

周邊垂重法

周邊垂重法(peri-ballast),該作法的特點是鏡片具有負載體,可使下方鏡片變厚,而稜鏡的厚度取決於鏡片的載體而定。

而載體的位置是在鏡片的下方,此設計是簡單移除鏡片上方高負稜鏡載體而製成。

其缺點基本上跟上一段的稜鏡垂重法如出一轍,只是周邊垂重法是把所有稜鏡都置於光學區域之外。

點擊圖片(周邊垂重法)

稜鏡反轉設計

稜鏡反轉設計(prism-ballast and truncation design)此設計,不只有稜鏡垂重、同時也具有下方的削薄斜面,是集合稜鏡垂重法與周邊垂重法的優點。

而且相比兩者,更加輕薄舒適,基底位於鏡片的下方,因此上眼瞼對鏡片定位起較大的作用。

附帶一提,散光度數與軸度通常位於沒有稜鏡的鏡片光學區域內。

截斷法

截斷法(truncation),意思是將鏡片下方給移除掉,已形成「擱架」(shelf)的技術。

鏡片的下方會置於下眼瞼並該眼瞼對齊

這是成功的好方法,不只穩定邊緣偏厚的鏡片,還能與稜鏡載體相結合。

該方法除了可以單一截斷外,還可以雙截斷,意思是把鏡片的上、下部分都切除。

一般來說,單截斷的隱形眼鏡所去除的垂直長度約1.0~1.5mm之間。

雖然截斷法有許多優點,但是因為有以下四種問題所以並沒有在市面上普及:

  1. 其一是顧客使用該散光鏡片,在鏡片被截斷處的邊緣會感覺不舒服
  2. 其二是如果要執行眼瞼角測試,測試過程會變成更加困難且得到的數據不準確
  3. 其三是一般情況下,眼瞼角看起來不會影響到截斷鏡片的定位,因此截斷法無法產生作用。
  4. 其四是斜向柱面散光鏡片不穩定,會產生不均勻的厚度,會使鏡片非常難以穩定,也就是說,具有斜向散光者較難配戴,所以該方法較少使用。

點擊圖片(截斷法)

雙邊薄區法

雙邊薄區法(dual thin zone),又稱作上下削薄、水平垂重設計,顧名思義就是鏡片的上方與下方互相削薄且互相對稱,鏡片本身並沒有稜鏡設計

此設計主要依靠眼瞼作用,所以建議使用大直徑的鏡片為主。

當鏡片的上方與下方的厚度差異大,驗配的容易度就愈成功,像是高度近視或是高度散光

不過反之,如果配戴者的度數是低度數則鏡片的旋轉穩定度會變差,尤其是遠視配戴者最容易失敗

眼瞼的運動,尤其是上眼瞼,使鏡片的穩定度與定位都相當良好。

但是眼瞼過鬆的人不太容易配戴,不過適合下眼瞼位置較高的人。

點擊圖片(雙邊薄區法)

動態穩定法

動態穩定法(dynamic stabilization),最初是1975年由Fanti所研發的設計,是當前最常使用的設計。

該方法的特性是將上、下眼瞼壓力來控制鏡片定位。

1983年,Hanks利用「 西瓜籽」來比喻動態穩定,想像一下,透過手指施力在西瓜籽的細端,導致西瓜籽離開手指。

而回到動態穩定法的原理,手指代表著上眼瞼眼球,這兩者會擠壓鏡片的上半部,導致鏡片遠離眼球

Hanks在1983年也證明,重力,對動態穩定的散光鏡片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可以忽略不計,上述的厚度分布上眼瞼的相互作用才是主因。

動態穩定下,鏡片厚度會被限制於在鏡片的中心區域,鏡片的上部與下部因有厚度的差異

眼瞼在上、下區域鏡片的倒角上的作用,使鏡片能夠穩定在正確的方位。

點擊圖片(動態穩定法)

動態穩定法的原理

在眨眼的過程中,眼瞼的作用將會把鏡片迅速且準確地回到正確的位置。

廠商會把部分的改良版本的設計提供更大、更薄的鏡片,讓上眼瞼可以方便地眨眼運動。

最重要的是,配戴正確的方式。為了方便配戴,部分廠商會在鏡片在6點鐘12點鐘的位置,帶有某種獨特的標記

動態穩定法的優點

可以避免稜鏡垂重法、周邊垂重法、截斷法各種缺點與複雜性。

透氧率並不會降低,因為沒有增加額外的厚度

提到了厚度,可以避免像稜鏡垂重法的散光鏡片問題,那就是厚度過大,透過散光後表面鏡片,平均厚度僅僅略大於等效球面設計的厚度。

動態穩定法的缺點

介紹動態穩定法的優點有提到,鏡片的邊緣厚度依舊有差異,那便是缺點,邊緣厚度變化大小是取決鏡片的球面屈光度而定。

換句話說,如果鏡片的球面屈光度小,那麼邊緣厚度的變化也愈小

因此,相比動態穩定法,稜鏡垂重法通常能更有效率地穩定低球面度數的軟式隱形眼鏡。

購買隱形眼鏡的網站推薦

不過像這種專賣店,實體門市會分布較少,甚至要跨越外縣市,為了一副隱形眼鏡而跑到其他縣市不僅大費周章而且也會浪費你的時間。

一般像這種專賣店通常會有專屬的網站,而我介紹的隱形眼鏡專賣店,就是全台最大的專賣店品牌,Ime ime

鞏膜片是什麼 imeime

你只需要一台手機與網路,就能輕鬆在家購買隱形眼鏡,讓你不必為了隱形眼鏡而去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想知道如何註冊以及購買隱形眼鏡可按一下右邊這裡

一站式的服務來滿足對眼睛的時尚需求。

而我推薦隱形眼鏡平台的理由如下:

  1. 具有台、日、韓的隱形眼鏡品牌,從透明片、矽水膠鏡片到美瞳片應有盡有,不論是最新、熱門、經典款式,都在ime ime。
  2. 讓你掌握隱形眼鏡的第一手資料,並且能夠輕鬆購買產品。
  3. 網路上購買隱形眼鏡,自然也需要提供配送的管道,而且有管隱形眼鏡的注意事項也不馬虎。
  4. 官網具有大量的文章了解隱形眼鏡怎麼戴、等相關資訊;另外還有其他網紅的使用心得,可以找出你要的答案。

由此可知,為消費者提供最好的一站式服務的隱形眼鏡官網,讓消費者買得安心、使用安心。

有想要的隱形眼鏡款式嗎?只須點擊下方按鈕,前往官方購買吧!

總結

這些軟式散光鏡片設計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朝向人性化的方向去做改良、修正。

這些設計是為了提供消費者有個舒適、安全、有效改善屈光不正的特性,為了有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以及消除消費者對軟式散光鏡片設計的疑問。

軟式散光隱形眼鏡種類、特性、優點與缺點等,已經破解了以上疑慮,希望本篇文章能給玩家們提供點幫助。

玩家最新文章

關於作者 Eyes Player 404

眼睛玩家

帶你認識眼睛的世界,

將光與眼睛的知識,分享給未知冒險者們。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