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眼各自都可以看見自身的視野,但是兩眼張開時,卻只有一個影像,這是為什麼?原因在於,視神經與它的視覺系統。那麼,各位可能會有以下問題:
- 視神經是什麼?
- 視覺傳導路徑的終點在哪裡?
- 視神經會與其他的腦神經產生影響嗎?
- 視神經的發展如何?
帶著這些問題,本篇文章將為你/妳尋找視神經是什麼與視覺的解答。
視神經是什麼
視神經(optic nerve),由特殊的感覺纖維組成的,能夠傳導視覺衝動。視覺的生成由視神經系統的刺激與屈光系統的聚焦,形成出清晰的色彩世界。
屬於中樞神經的一部份,全長約41~50mm,呈現稍微彎曲的S狀。
如果還想再仔細認識視神經是什麼樣子,請繼續探索。
點擊圖片(視神經)
視神經的中樞神經特徵
不易再生、具有寡突觸神經膠細胞(具有髓鞘)、有腦膜包覆,由內到外是軟膜、蛛網膜、硬膜、蛛網膜下腔具有腦神經膠細胞。
視神經分段
長為40mm~50mm的視神經,可以分為四段,眼球內段、眼窩內段、管內段、顱內段:
![[眼睛組織攻略]視神經是什麼?16步尋找視力誕生的關鍵鑰匙 3 視神經分段](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3/02/%E8%A6%96%E7%A5%9E%E7%B6%93%E5%88%86%E6%AE%B5.png?resize=491%2C509&ssl=1)
眼球內段
是最短的視神經分段,約1mm,也是唯一可以藉由視光儀器觀察到的視神經分段。
無髓鞘、是從鞏膜篩板到視神經孔的長度,穿過篩板後就會看見髓鞘。由於視神經纖維時特別擁擠,容易發生淤血與水腫。
眼窩內段
最長的視神經分段,具有稍微彎曲的S狀,可避免眼球轉動時發生拉扯導致神經受損。
有髓鞘、因為有軟膜與蛛網膜下腔包覆,所以有腦脊隨液(CSF)
管內段
有髓鞘、因為有軟膜與蛛網膜下腔包覆,所以有腦脊隨液(CSF)。
位於蝶骨小翼內部,該處與蝶竇、後相篩竇關係密切。另外這裡的視神經被蝶骨包圍著,因此萬一頭部發生外傷或是骨折,可能會造成管內段視神經損傷。
顱內段
該處的視神經從顱腔入口到視交叉。
有髓鞘、並沒有軟膜與蛛網膜包覆、但是仍有腦脊隨液(CSF)
眼睛內部的視覺旅程
視覺順序從視網膜開始,依序是視網膜、視神經、視交叉、視徑、外側膝狀體、大腦視覺皮質。
我們一起體驗信息傳遞的旅程吧!
![[眼睛組織攻略]視神經是什麼?16步尋找視力誕生的關鍵鑰匙 4 視神經分段.drawio](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3/02/%E8%A6%96%E7%A5%9E%E7%B6%93%E5%88%86%E6%AE%B5.drawio.png?resize=251%2C880&ssl=1)
視網膜(retina)
如果從細胞的世界觀察的話,傳導路徑會從感光細胞、雙極細胞、神經節細胞後傳到神經節細胞的神經纖維形成的視神經。
附帶一提,雙極細胞屬於第一級神經元;神經節細胞屬於第二級神經元。
點擊圖片(視網膜)
感光細胞
可分為桿細胞與錐細胞。
- 錐細胞:掌管色彩與精細視覺,一共有6,000,000~7,000,000個。因為含有光視質可以執行光-電運轉作用,具有極高的視覺敏銳度,在黃斑部中,只有錐細胞而沒有桿細胞。
- 桿細胞:掌管黑白與粗細視覺,一共有120,000,000~130,000,000個。因為含有視紫質可以執行光-電運轉作用,在黃斑部中,只有錐細胞而沒有桿細胞。
水平細胞
該細胞並不會直接接受訊息。如果接受到感光細胞訊息,可以調控感光細胞與雙極細胞。
無軸突細胞
該細胞並不會直接接受訊息。如果接受到雙極細胞訊息,可以調控雙極細胞與神經節細胞。
神經節細胞
神經節細胞具有細胞多樣性,有90%是P系統的小細胞(parvocellular)、5%是M系統的巨細胞(magnocellular)、5%非M系統與非P系統的細胞。P系統的小細胞掌管紅綠視覺、M系統的巨細胞掌管黑暗視覺、非M系統與非P系統的細胞掌管黃藍視覺。
視神經(optic nerve)
訊息傳遞會從眼窩經過視神經,接著到顱窩。
該神經有1,000,000個神經纖維組成,**寡突觸神經膠細胞(oligodendrocyte)**形成神經纖維的髓鞘。
而視神經的養分來源回收廢物的管道,視網膜中央動脈與靜脈的外圍,被**星狀細胞(astroytes)**給包覆。
點擊圖片(視神經)
視交叉(optic chaism)
訊息傳遞會從視神經到視交叉,也是產生雙眼視覺的關鍵構造。
視交叉位於蝶骨的蝶鞍與腦下垂體的上方,因此萬一腦下垂體發生腫瘤的話,會壓迫到視交叉導致視野缺損的可能。
而在視交叉中,會有將近半數的視神經纖維會相互交叉到對側。一般來說,內向(medial half)鼻側(nasal half)的視神經會交叉到對側;不過外向(lateral half)顳側(temporal half)的視神經並不會交叉到對側。
點擊圖片(視交叉)
視徑(optic tract)
視交叉的訊息會傳到視徑,處理左邊視野的神經纖維,均位於右側的視徑;反之,處理右邊視野的神經纖維,均位於左側的視徑。
點擊圖片(視徑)
外側膝狀體(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
視徑的訊息會傳到外側膝狀體,位於視丘後方的外側隆起的地方。
可分為6層神經纖維層:
- 最下方的1、2層,是巨細胞型態的神經元細胞掌管黑、白視覺。
- 上方的3~6層,是小細胞型態的神經元細胞掌管色彩視覺。
- 在2、3、5層能接收同側眼球的對側視野。
- 在1、4、6層能接收對側眼球的對側視野。
附帶一提,外側膝狀體的神經元細胞屬於第三級神經元。
點擊圖片(外側膝狀體)
視放射(optic radiation)
外側膝狀體的訊息會傳到大腦初級視覺皮質的禽距溝為中心的上、下視覺皮質。
該處可分為上、下支:
- 上分支:負責下方的視野影像,在內囊(interal cupsule)後支附近的retrolen-tiform部分,再經由腦部上方頂蓋投射至大腦視覺皮質的**禽距溝(V1)**的視覺皮質上方。
- 下分支:又稱為梅耶氏環(meyer’s loop)或是顳下環(lower temporal loop),負責上方的視野影像,神經纖維會繞過側腦室下角構造(lateral ventricle)的外緣處,經過大腦顳葉後,到達大腦視覺皮質的**禽距溝(V1)**的視覺皮質下方。
點擊圖片(視放射)
大腦視覺皮質
視放射的訊息會傳到大腦視覺皮質的禽距溝為中心的上、下視覺皮質。
視覺皮質的位置在大腦枕葉內側的禽距溝,又稱為第17腦區或是紋豹皮質區(striate area)。
在視覺皮質的神經纖維束形成Gnnari氏腺,為皮質紋路屬於皮質的第IV層。以禽距溝為中心,形成17上、下大腦枕葉皮質,上方名為葉回;下方名為舌回。
點擊圖片(大腦視覺皮質)
總結視野的視覺路徑的影像位置
口訣:視野在哪一側,視野路徑的位置就在另一側。
視野 | 上方 | 下方 |
視網膜 | 下方 | 上方 |
視徑 | 下方 | 上方 |
外側膝狀體 | 外側 | 內側 |
禽距溝的視覺皮質 | 下方 | 上方 |
點擊圖片(視覺傳導路徑的影像位置)
在視覺皮質的投射路徑
其目的是用於生物追蹤以及影像辨識。可分為背側流與腹側流。
- 背側流(dorsal stream):又稱為巨細胞系統(magnocellular system),掌控空間上的移動物體或追蹤,神經纖維投射至大腦頂葉。
- 腹側流(ventral stream):又稱為小細胞系統(parvocellular system),掌控物體的形狀與辨識,神經纖維投射至大腦顳葉,與儲存短暫記憶的海馬迴相連,使視覺影像與過往在腦中可以儲存記憶並且產生連接。
點擊圖片(大腦視覺皮質)
與視神經相關的反射運動
主要與視神經相關的反射運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縮瞳反射;另一種是近物反射。
下面帶領著玩家們去探討是神經與其他腦神經之間的互動吧!
縮瞳反射
縮瞳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一般來說,大部分的視神經訊息會傳遞到外側膝狀體最後到大腦初級視覺皮質;但是少部分的視神經訊息會傳到中腦的上丘(superior colliculi)構造的前頂蓋神經核(pretectal nucleus)與縮瞳E-W核(edinger-westphal nucleus),讓瞳孔進行反射,因此該段落會集中在後者的訊息流程。
首先,從表面觀察,縮瞳反射只有簡單的三步驟,光線、進入眼球、瞳孔變小。
不過以解剖學分析的話,光進入到眼睛時,聚焦在視網膜的黃斑部,訊息會經過視神經到中腦,刺激前頂蓋區(pretectal nucleus)後訊息傳入縮瞳EW核(edinger-westphal nucleus),經由副交感神經節(ciliary ganglion)然後是短睫狀神經(short ciliary nerve),讓虹膜括約肌(sphiincter pupillae musscle of iris)收縮。
![[眼睛組織攻略]視神經是什麼?16步尋找視力誕生的關鍵鑰匙 5 未命名绘图.drawio](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3/02/%E6%9C%AA%E5%91%BD%E5%90%8D%E7%BB%98%E5%9B%BE.drawio.png?resize=191%2C621&ssl=1)
為什麼視神經可以順利與瞳孔運作?原理在於該處的神經節細胞的神經纖維與第三對腦神經,動眼神經並行,可調節瞳孔大小與進入光線的多寡。
講得更簡單一點,在參與的腦神經成員,視神經負責輸入、動眼神經負責輸出,才能進行瞳孔縮小的服務。
![[眼睛組織攻略]視神經是什麼?16步尋找視力誕生的關鍵鑰匙 6 未命名绘图.drawio 1](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3/02/%E6%9C%AA%E5%91%BD%E5%90%8D%E7%BB%98%E5%9B%BE.drawio-1.png?resize=451%2C256&ssl=1)
另外,如果用手電筒照射一支眼睛的話,兩眼也會同時收縮。為什麼另一支眼睛也能收縮呢?當光線進入眼睛時,訊息會送至兩側的視徑;而前頂蓋核的神經核訊號也會傳送至兩側的縮瞳E-W核(edinger-westphal nucleus)。
接著我們來認識瞳孔放大與縮小的整理:
瞳孔放大 | 瞳孔縮小 | |
進入光線量 | 變多 | 變少 |
自主神經 | 交感神經 | 副交感神經 |
神經纖維 | 睫狀長神經 | 睫狀短神經 |
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節位置 | 杏仁核與下視丘會傳送至胸段灰質 | 中腦的前頂蓋核區神經核傳送到E-W核 |
周邊神經系統的神經節 | 頸上神經節 | 睫狀神經節 |
肌肉運動 | 瞳孔輻射肌收縮、瞳孔括約肌放大 | 瞳孔括約肌收縮、瞳孔輻射肌放大 |
近物反射
近物反射(near reflex),顧名思義,就是只要看近的物品時,就會讓眼睛有生理反應,又稱為會聚反射(convergence accommodation reflex)。
產生的生理反應有3種作用:
- 雙眼向內會聚:控制眼球方向的眼外肌之一,內直肌會跟著收縮,眼睛會向內轉,影像會落在黃斑部中。
- 瞳孔收縮:與上一段一樣,會讓進入的光線量減少。
- 水晶體變厚:看近時,會產生調節反應,使物品在近距離,影像是清晰的。
神經的路徑比較特別,從大腦初級視覺皮質發出訊號,接著到上丘(superior colliculi)與前頂蓋區,再到縮瞳E-W神經核(edinger-westphal nucleus)與動眼核(oculomotor nucleus),最後經由動眼神經來支配相關肌肉的反應。
![[眼睛組織攻略]視神經是什麼?16步尋找視力誕生的關鍵鑰匙 7 未命名绘图.drawio 2](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3/02/%E6%9C%AA%E5%91%BD%E5%90%8D%E7%BB%98%E5%9B%BE.drawio-2.png?resize=451%2C610&ssl=1)
- E-W核路徑:睫狀神經節(ciliary ganglion),藉由短睫狀神經讓睫狀肌收縮,最後懸韌帶放鬆、水晶體變厚,看近時會變得清楚,這是調節反應的生理表現。
- 動眼核(oculomotor nucleus):可以指揮動眼神經讓內直肌收縮,眼球就會向內轉,影像會呈現黃斑部。
縮瞳反射與近物反射的差異
便是縮瞳反射不須經過大腦視覺皮質;而近物反射需要。
其他腦神經的互動
- 角膜反射:只要在眼表面產生異物感,就會產生眨眼的反射反應。神經流程為三叉神經的眼分支的鼻睫神經輸入,再由顏面神經輸出來控制眼輪匝肌的收縮。
- 瞬目反射:只要在眼表面產生異物感,除了眨眼,也會流淚的反射反應。神經流程為三叉神經的眼分支的鼻睫神經輸入,再由顏面神經輸出,讓副交感神經興奮,淚腺就會分泌。
- 防禦反射:當看見快速向面前移動的物體,會想要閉上眼睛做出反應。視神經看見物體,顏面神經控制眼輪匝肌快速緊閉眼睛。
腦神經互動的總整理
輸入 | 輸出 | |
縮瞳反射 | 視神經 | 動眼神經 |
近物反射 | 視神經 | 動眼神經 |
角膜反射 | 三叉神經 | 顏面神經 |
瞬目反射 | 三叉神經 | 顏面神經 |
防禦反射 | 視神經 | 動眼神經 |
視神經的分化
連接前腦與視泡發展後的視柄(optic stalk),演化成視神經構造。
在胚胎時期的前腦組織的外側,球形膨出的視泡,視網膜就是視泡衍生出來的;而視網膜的傳遞信息,與視丘的外側膝狀體相連,外側膝狀體也是前腦分化。
視神經的血管
細胞需要養分,神經細胞亦是如此。視神經的養分供應以眼動脈為主,不過再細分整理,就會有許多不同的動脈來維持視神經的養分運作,也會依照位置的不同,血管也會不同。下列來依序分析:
位於視網膜內部
- 脈絡膜與視網膜之間的血管:後睫狀短動脈
- 視網膜與鞏膜篩板前的血管:脈絡膜血管
- 鞏膜篩板與之後的血管:軟腦膜動脈
位於視神經的分段
- 眼窩內段的血管:軟腦膜動脈
- 管內段的血管:眼動脈的分支(三種)
- 顱內段的血管:大腦前動脈
位於神經傳導路徑
- 視交叉的血管:後交通動脈
- 大腦禽鉅溝的血管:中腦膜動脈
- 大腦枕葉的血管:大腦後動脈
總結
產生視覺,由光線刺激神經系統,才能形成影像;當然,正確的屈光聚焦位置也是使影像清晰的關鍵。
位玩家們認識視神經是什麼樣的構造、路徑、運作方式與其他腦神經的相互作用,讓眼睛的功能有著靈魂之窗的美譽。視神經是產生視覺的關鍵,也存在著根本性的缺點,一旦受損,因為視神經屬於中樞神經而無法但新的神經細胞,所以有些人儘管已矯正屈光不正,也依然會模糊、看不到甚至是全盲。
視神經的受損是無法藉由手術或藥物回復,視力不見就真的不見了,終生只能成為低視力或是盲人,本這篇文章,講述了視神經的解剖學介紹,也希望玩家們以後也能愛護自身的眼睛與它的視覺系統。
玩家最新文章
![[眼睛組織攻略]視神經是什麼?16步尋找視力誕生的關鍵鑰匙 9 驗光師是什麼](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eye-care-eye-consult-doctor-5016078.jpg?fit=1024%2C683&ssl=1)
【職業介紹】驗光師是什麼? 5分鐘從0到1認識醫事職業全分析
![[眼睛組織攻略]視神經是什麼?16步尋找視力誕生的關鍵鑰匙 11 角膜分層](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eye-blue-eye-close-up-5835116.jpg?fit=1024%2C681&ssl=1)
【眼睛攻略:角膜】 | 0基礎認識構造、功能與雷射手術評估攻略
![[眼睛組織攻略]視神經是什麼?16步尋找視力誕生的關鍵鑰匙 13 威德葉黃素評價](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IMG_E4445-scaled.jpg?fit=1024%2C880&ss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