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是什麼?對一般民眾來說,可能一問三不知,常見的問題如下面描述:
- 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 屈光不正是新型的眼睛疾病嗎?
- 屈光不正是屬於近視、遠視嗎?
- 屈光不正代表一輩子視力模糊嗎?
- 屈光不正可以治療嗎?方法有哪些?
如果有以下問題、而且有其他疑問,可以繼續往下看觀賞。
屈光度與正視眼
在認識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之前,先認識一下屈光度是什麼以及甚麼是正視眼。
屈光度(Diopter)
簡單來說,屈光度是屈光力大小單位,屈光度愈大,代表光線進入該介質時,光線彎曲程度愈大,反之亦然。
舉例:有一個透鏡,光線形成的焦距在後方25cm,屈光度就是100(cm)/25(cm)=4D
想了解更多屈光度是什麼的話,歡迎點擊這裡,了解更多屈光度的知識。
正視眼(Emmetropization)
正視眼的屈光度基本上在60D,代表光線進入眼睛後,60D可以聚焦在視網膜上。
能夠製造出60D的功臣有兩位,角膜與水晶體。
![[視光之路2022]屈光不正是什麼? 全方位分析近視與遠視的知識與衛教 3 image 19](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19.png?resize=498%2C398&ssl=1)
角膜
佔了總屈光度的2/3,約43D左右。
前表面的曲率半徑約7.7mm、後表面的曲率半徑約6.8mm、厚度0.5~0.6mm折射率為1.376。
水晶體
佔了總屈光度的1/3,約17D左右。
屬於透明的蛋白質組織,調節下前後表面的會變凸。
屈光不正是什麼與定義
眼睛將光線聚焦成一個點,卻並不在視網膜上,便稱為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
亦可稱為非正視眼。
因此,屈光不正代表沒有對應在視網膜上的光線,所以近視、遠視、散光、老花都算是屈光不正。
想更仔細認識定義,點擊這裡。
近視
近視的定義
指在眼睛調節放鬆的情況下,平行光進入眼睛,聚焦的點位於視網膜的前方。
產生近視後,可能原因是眼球太長,驗光用語稱為”眼軸過長”、或是角膜弧度太長、水晶體弧度太長,所以光線聚焦在玻璃體上,而不是視網膜。
近視的臨床研究
主要是地區統計的部分,沒興趣的可跳至下一段。
自從兒童時期,接觸玩具、書本等東西就有可能形成近視,一旦有了近視,每年以0.35~0.55D的速率發展,直到成年後,發展速率才會平緩。
北美地區約為25%~26%,台灣高達85%以上。
老年人的近視度數變化與水晶體有關,可能與老年性白內障有關。
近視的原因
與遺傳與環境均有相關性,另外也有其他文獻說明,近視與演化有相關性。
長時間近距離的工作、玩樂,可能是演化出的產物。體內的營養、亮度環境、生活習慣與戶外活動的多寡,也已證明了相關性。
除了外在的環境外,其他像是人種、受教育的時間長短、家庭收入皆有關係。只是在所有被證實的因素,只有近距離的工作以及戶外活動的長短是最有相關的因子。
近視的生理形式
以眼球解頗學與生理學為基礎,共分為三種: 軸性近視、屈光性近視、折射率近視。
軸性近視 | 屈光性近視 | 折射率近視 |
眼軸增長引起的近視,每1mm大約是2.50D~3.00D | 眼睛光學系統的曲率改變而導致屈光度過強,如角膜、水晶體。 | 主要是水晶體的折射率改變而成,如白內障。 |
![[視光之路2022]屈光不正是什麼? 全方位分析近視與遠視的知識與衛教 4 image 20](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20.png?resize=244%2C134&ssl=1)
![[視光之路2022]屈光不正是什麼? 全方位分析近視與遠視的知識與衛教 5 image 21](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21.png?resize=223%2C130&ssl=1)
![[視光之路2022]屈光不正是什麼? 全方位分析近視與遠視的知識與衛教 6 image 22](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22.png?resize=206%2C144&ssl=1)
近視在臨床的分類
總共有5種,先天性、簡單性、假性、退化性、引發性。
先天性 | 簡單性 | 假性 | 退化性 | 引發性 | |
特性 | 一出生就有眼軸過長的現象。 有可能超過1000度(10.00D),並且變動不會太大,另外有超高度近視的併發症。 | 最常見的種類,角膜與水晶體或眼軸過長所致。 青年發展、 成年穩定、 老年周邊視網膜退化性剝離。 | 常見於年輕人,在長時間近距離工作時,睫狀肌短暫性麻痺與過多壓力,造成懸韌帶無法放鬆。 通常用睫狀肌麻痺劑處理。 | 又稱病理性,眼軸增長導致視網膜變性。 主要是眼睛有器質性變化,並且有其他的併發症,如青光眼、視網膜剝離。 | 主要因藥物、血糖變化、水晶體變硬所致。 只要藥效退去、血糖控制、白內障手術後即可回復。 |
近視度數狀態分類
依照度數可分為四種,分為低度數、中度數、高度數、超高度數。
如表格如下:
度數(屈光度)標準 | |
低度數 | 小於300度(<3.00D) |
中度數 | 300~500度 |
高度數 | 大於500度(>5.00D) |
超高度數 | 大於800度(>8.00D) |
備註:WHO將高度近視的定義從600度降至500度,因此標準是最新標準。
近視的視力狀態對照表
度數與視力間有參考的相關性,但並非絕對。能依視力狀態初步但斷出近視度數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表格所示:
視力值 | 屈光度 |
1.0 | 小於50度(小於-0.5D) |
0.7 | 50度(-0.5D) |
0.5 | 75度(-0.75D) |
0.3 | 100度(-1.00D) |
0.25 | 150度(-1.50D) |
0.16 | 200度(-2.00D) |
0.1 | 超過200度(超過-2.00D) |
近視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共有以下症狀,度數愈大,風險機率可能愈高:
- 遠距離視力模糊
- 近距離視力正常
- 瞇眼
- 眼睛會疲憊
- 夜間視力減退
- 畏光
- 飛蚊症
- 頭痛
- 眩光
近視的眼睛現象有哪些
- 瞳孔變大
- 前房變深
- 玻璃體退化
- 眼底變化
- 眼球壁脆弱
- 視網膜邊緣破洞
近視引起的併發症有哪些
- 黃斑部退化
- 周邊視網膜退化
- 白內障
- 青光眼
近視的矯正方式
- 框架眼鏡:最常見的方式,不只是矯正度數的處方,鏡架也是時尚的必備用品之一。利用負透鏡(凹透鏡)全矯正度數。
- 隱形眼鏡:相較框架眼鏡,具有較大視野,外觀上也比較正常。另外亦可選擇控制度數的鏡片,例如角膜塑型片。
- 雷射手術:目前也很流行的手術矯正方式,但需要年滿18歲、屈光變化需穩定、角膜厚度及格等安全條件。
如何阻止近視的方法-參考影片
遠視
遠視的定義
因眼球太短或角膜太平導致光線聚焦在視網膜的後面,
遠視臨床背景介紹
通常現象是眼軸過短、屬於先天性的,跟基因遺傳有關聯。
大部分新生兒有低度數的遠視,之後慢慢發育變成正視眼的孩童,只有少數會變成中高度遠視。
遠視影響的因素
共分為以下可能性:
- 度數
- 年齡
- 調節力
- 聚合系統
- 疾病(如視神經萎縮、腫瘤等)
遠視與老花
如果只是輕微到中度的遠視,代表水晶體還年輕,通常可用水晶體的調節能用來代償遠視,而不會有甚麼視覺上的抱怨。
但是到了40歲左右,就會有遠視眼的現象,老花隨著年齡會愈來愈大。
以下是調節幅度與年齡間的數據分析表:
年齡(歲) | 調節幅度(D) |
10 | 14.00 |
15 | 12.00 |
20 | 10.00 |
25 | 8.50 |
30 | 7.00 |
35 | 5.50 |
40 | 4.50 |
45 | 3.50 |
60 | 1.00 |
70 | 0.25 |
遠視與調節的相關性介紹
眼睛所呈現出來的遠視,基本以下列的公式來呈現。
全部的遠視度數=隱性遠視+顯性遠視
年輕人大部分屬於隱性遠視、老年人大部分轉為顯性遠視。
隱性遠視 | 顯性遠視 |
生理性調節性補償,例如: 睫狀肌收縮。 因此沒有睫狀肌麻痺劑的幫助,基本是測不出隱性遠視。 | 屬於可以被正鏡片(凸透鏡)矯正的度數。 而且可再分兩種:官能性:可以被調節力補償,但在睫狀肌沒有被麻痺的情況下可以補償。絕對性:無法被調節力補償的遠視度數。 |
遠視的生理形式
以眼球解剖學與生理學為基礎,共分為三種: 軸性遠視、屈光性遠視、折射率遠視。
軸性遠視 | 屈光性遠視 | 折射率遠視 |
眼軸增長引起的遠視,每1mm大約是2.50D~3.00D 。 可能因生理性(嬰兒眼睛小)或病理性(中心視網膜靜脈炎、腫瘤等)引發軸性遠視。 | 眼睛光學系統的曲率半徑增加而導致遠視。 曲率半徑增加1mm,導致+6.00D。 角膜角質化也會引起遠視。 | 主要是水晶體的折射率改變而成,如白內障。 |
![[視光之路2022]屈光不正是什麼? 全方位分析近視與遠視的知識與衛教 7 image 23](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23.png?resize=161%2C128&ssl=1)
![[視光之路2022]屈光不正是什麼? 全方位分析近視與遠視的知識與衛教 8 image 24](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24.png?resize=168%2C140&ssl=1)
![[視光之路2022]屈光不正是什麼? 全方位分析近視與遠視的知識與衛教 6 image 22](https://i0.wp.com/eyesplayer.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image-22.png?resize=206%2C144&ssl=1)
遠視臨床狀態的分類
可分為三種:生理性、病理性、引發性
生理性(簡單性) | 眼睛沒有任何病理變化,單純的眼軸短、角膜平而造成的遠視。 一般年輕且度數不高的遠視者,基本沒有視力上的抱怨, |
病理性 | 通常是遺傳性的度數可能超過20.00D常見病症如: 小眼症、先天性白內障、脈絡膜視網膜發炎、眼眶發炎。 其他症狀像是脈絡膜血管瘤、史德格-瑋柏格症候群、眼眶腫瘤、脈絡膜皺褶、水腫。 |
引發性 | 主要是點用某些藥物而引起的短暫遠視,停止使用即可恢復視力。 |
遠視依度數狀態的分類
遠視與近視不同的是,只分三種類別,如表格所示:
遠視 | 屈光度大小 |
低度數遠視 | 小於200度(<+2.00D) |
中度數遠視 | 200~500度(+2.00D~5.00D) |
高度數遠視 | 大於500度(>5.00D) |
備註:與近視一樣,是WHO最新標準
遠視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 看近物模糊、困難
- 眼睛疲倦
- 長時間看金誤會不舒服
- 焦慮
- 頭痛
遠視的眼睛現象有哪些
- 眼球較小
- 前房深度變淺
- 遠視度數一高一低可能引起弱視
- 眼底變化常出現波紋網
- 視網膜內的視盤較小
遠視的矯正方式
建議與需求 | |
框架眼鏡 | 孩童:先依照睫狀肌麻痺後再評估屈光是否需矯正。 年輕人:度數低且沒有視力抱怨的話毋需配戴眼鏡。 老年人:因隨著年齡,官能性遠視逐漸會成顯性遠視,除了要矯正老花的近用度數外,也需矯正遠視。 |
隱形眼鏡 | 推薦高度數遠視者以及先天性沒有水晶體症狀的人 |
雷射屈光手術 | 目前也很流行的手術矯正方式,但需要年滿18歲、屈光變化需穩定、角膜厚度及格等安全條件。 |
近視VS遠視-推薦影片
屈光不正與低視力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屈光不正已成為造成低視力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過了2035年,因為屈光不正造成的低視力現象將會翻倍增加。
以地區性來說,主要發生在已開發國家中,在那之中,亞洲地區比例視最嚴重的(尤其是東亞地區)。以台灣來說,屈光不正比例是當今全球第一名,緊在其後的是南韓,可以說東亞地區在屈光不正的發展”獨占鰲頭”。
另一個原因是,在高度屈光不正中,造成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是相當的高,因此WHO將高度屈光不正是一種疾病。
屈光不正的常見問題
總結
屈光不正已是當今世界注重的問題之一,而人數往後,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如果在孩童時期能做好30分鐘近距離、10分鐘戶外休息,能讓孩童在視力發展上不會有明顯加劇。
最根本的原因,不只是遺傳,也包含自身的習慣,小孩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模仿各種事物,例如:家長在家常滑手機,自己往後可能也會常滑手機、對戶外社交有排斥感、對於3C產品的依賴性增高等問題。
問題不是3C產品,而是人類的行為。
一旦置之不理,低視力的未來將會與你招手,希望本篇文章能讓各位認識屈光不正是什麼樣的定義與危險性。
請問如果近視雷射的話,會有什麼後遺症嗎?
首先,在手術後產生的細菌感染可以無需擔心,只要過程中並沒有出錯,那麼風險是非常小的。
再來是其他現象,眼睛再次做視力檢查後可能有矯正不足或過度矯正問題,雖在手術上是機器操控,但是可能有些許誤差導致雷射矯正不符合預期。
最後手術後常見的是角膜霧化,一般在手術後會發生此正常現象,需要主治醫師諮詢該怎麼辦。
以上是做近視雷射手術客人所擔心的疑慮與術後現象,希望能幫助到您。
對於視力的講解非常完整,最近剛好有眼睛上的問題!!又大量使用3C,看了這篇文章受益良多
對於眼睛近距離的使用,要好好調整作息。
好專業的文章,謝謝分享,了解了在近視及遠視時眼睛的變化,不過下次有人跟我問有沒有近視時我會回我是屈光不正哈哈哈。
到時候他/她可能會一臉疑惑。
好詳盡的文章!
感謝用心提供資訊,認真上了一趟觀念矯正課程~
有幫助妳衛教,代表這個視界是相當不錯的網站,還有其他文章可以觀賞喔。
好少看到那麼專業又實用的文章!謝謝版主分享~
近視、遠視的原理與矯正方式,是長知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