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般人來說,驗光師是個新穎的詞彙,認為是新的職業,也讓第一次認識這種職業的人產生了一些誤會,比如說像:
- 驗光師就是眼科醫師嗎?
- 驗光師的工作跟眼科醫師是一樣嗎?
- 驗光師只會配眼鏡吧?
- 驗光師是不是醫事人員?
- 驗光師只在眼鏡行上班吧?
為了讓各位認識這個職業,除了回答這些疑慮,也認識這個默默幫助現代國民,久遠卻新穎的職業,重新給玩家們認識驗光師是什麼。
驗光師是什麼
執行眼睛光學檢查與非侵入性相關項目的醫事人員,可以協助眼科醫師各種眼睛檢查數據結果、協助客戶眼睛相關諮詢、開展眼鏡生意的眼科相關專業保健人士。

在台灣,驗光師歸類為第十五類醫事人員,於105年01月06號總統公布實施驗光人員法,面對台灣屈光不正的趨勢以及給醫療產業有個專業標準,近視王國的誕生給驗光人員有強力的發展空間。
在國外,驗光師已是悠久的職業,不只可以做非侵入性檢測,美加地區甚至可以擔任醫師,名為視光醫師(Optometry Doctor, OD),只要眼睛有問題就先找視光醫師檢查,之後會依照結果轉到眼科醫師或是眼鏡行做屈光矯正。
請點擊以下影片:
驗光師工作內容
驗光師的工作,除了基本的光學檢查外,還可以執行非侵入性檢查、客戶手術前後諮詢、低視力輔具評估等。
依序如下:
光學檢查
也就是在驗光所常見的眼睛檢查項目,比如使用貓頭鷹眼鏡(試鏡架)、綜合驗光儀、檢影鏡來檢測是否有近視、遠視、散光與老花眼。
眼鏡行最常見的服務便是以上的光學檢查,檢查完後就是挑選眼鏡與鏡片。
這是最基礎的驗光。
不過,在醫院可不只如此。
醫院可不只要檢查眼睛度數、視力,還要測量眼底品質、眼壓檢測、散瞳檢測、角膜品質、水晶體情況等。
簡單說就是眼睛需要做的檢查,驗光師負責處理。
非侵入性檢查
驗光師檢查可不只有光學檢查,如果想在醫院工作就要做各項眼睛檢測項目。
我在實習階段,學長姐說明要做的檢查如下:
驗光人員法第12條第一項:
驗光師之業務範圍如下:
- 非侵入性之眼球屈光狀態測量及相關驗光,包含為一般隱形眼鏡配鏡所為之驗光;十五歲以下者應於眼科醫師指導下為之。但未滿六歲兒童之驗光,不得為之。
- 一般隱形眼鏡之配鏡。
- 低視力者輔助器具之教導使用。
- 其他依醫師開具之照會單或醫囑單所為之驗光。
表示驗光師在醫院、診所可執行各種眼睛相關檢查,並把檢測結果提供給眼科醫師來協助診斷病情。
驗光師諮詢
當然,眼睛保健的第一線人員,除了儀器基礎操作外,也要學會與客戶的諮詢。
要做白內障、近視雷射、角膜塑型片、鏡片諮詢,要讓客戶明白手術前、後的注意要素。
驗光師會一對一告訴你治療前、中、後有哪些特別要注意的。
比如有飲食、交通、情緒、食用保健品、治療階段要做什麼、什麼是不能做、治療後檢查等。
要讓客人100%認識手術、治療項目要做什麼,排除不可控因素,治療效果達到最好,諮詢式驗光師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低視力輔具評估
視力問題,可分屈光度數與視神經的問題。前者,可以用鏡片、散瞳劑、角膜塑型片來矯正控制;後者則無法矯正。
而低視力就是後者。
一般來眼科的人不一定只有度數不夠的人,有人連鏡片矯正後,視力值只有0.05~0.1而已,甚至沒有變化。
驗光師與驗光生的不同在於,可以進行低視力的輔具評估,意思是適合什麼光學輔具來達到回到正常生活作息。
不過,這只能在愛盲協會才能見得到,一般眼睛行、眼科診所是見不到的。
問一句:「你來到眼鏡行有看過有人來諮詢低視力輔具評估嗎?」
根本沒有。
在醫院檢查確定是低視力後,病患會到愛盲協會去找驗光師做低視力輔具評估,選擇適合的輔具,讓低視力者盡可能回歸到他們正常生活。
驗光師與眼科醫師的差異

在上述已經清楚,驗光師並不是眼科醫師,而他們有哪些差異,我們一一分析:
- 學習
- 國考
- 工作
驗光師與眼科醫師的差異:學習
如果說有什麼共通點的話,就是兩者皆是社會的重要職業,矯正眼睛的問題。
因此,必須經過專業學校學到專業知識、通過國考獲得證書,才能在社會上工作。
在學校教的內容些許雷同,不過都是朝各自的專業做學習,而學習的內容如下:

驗光師與眼科醫師的差異:國考
只要是專業職業,都會需要經過國家考試,驗光師與眼科醫師也不例外。
驗光師比照醫技人員;眼科醫師屬於醫師國考。
兩者的差異如下:

兩者差異為前者只需考一次;後者需要考兩次。
驗光師為醫技人員,只要在大學(專科)完成學業、完成實習,即可有國考資格。
然而,眼科醫師國考沒那麼簡單,有分第一、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是每位醫學生的必經路程,報名條件與其他醫事人員相差無異,在大學(專科)完成學業、完成實習,即可有國考資格。
考試內容為基礎學科,8種學科:人體結構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微生物免疫學、寄生蟲學、病理學、藥理學、公共衛生學等學科。
第二階段就是專科醫師國考項目,眼科醫師要在訓練醫院完成四年(含)以上之眼科臨床訓練 ,並取得醫院訓練期滿之證明文件,才能考試。
會分為筆試與口試,達到分數都60分以上即可合格。
其中筆試,採用選擇題,內容當然以眼睛各種構造、疾病、手術、屈光系統等為主,以眼睛為中心點來命題,而且考試內容相照驗光人員的命題,細節程度可能會更細。

這表明兩者雖是以眼睛為主,不過驗光師著重光學與鏡片;眼科醫師注重病理、治療與手術。考題內提指引兩種職業的工作方向,彼此各司其職,做好自身的專業。
驗光師與眼科醫師的差異:工作
驗光師的出路相當廣,雖然是輔佐醫師的醫事人員,但是有一定的自由性。
在驗光所,驗光師為主要從業人員;在醫院、診所則是醫技人員,甚至能在外商公司上班,可以說工作範圍相當廣泛。
眼科醫師的出路只有醫療產業,得到的報酬與風險是所有醫事人員中最大的,畢竟是主要醫事人員,承擔最主要的危險性。
兩者之間的業務差異如下:

驗光師 | 眼科醫師 | |
學校科系 | 視光學系 | 醫學系 |
學校教學基本內容 | 眼睛解剖與生理學 病理學 眼科學 視光學 臨床視光學 配鏡學 隱形眼鏡學 | 眼睛解剖與生理學 病理學 眼科學 手術實作 眼藥理學 眼科臨床檢查 |
是否可以開刀 | 不行 | 可以 |
是否可以開藥 | 不行 | 可以 |
是否可以製造鏡片 | 可以 | 不行 |
是否可以開度數處方 | 可以(但依法律只限15歲以上者) | 可以 |
是否可以驗光 | 可以 | 可以 |
業務內容 | 驗光檢查、配鏡、配隱形眼鏡等非侵入性檢查與治療 | 診斷治療、開眼藥水、開刀手術等侵入性治療 |
上班地點 | 醫院、診所、眼鏡行(驗光所) | 醫院、診所 |
兩者雖是專攻眼睛的問題,可見兩者有各自的專攻項目,在眼科醫師更加明顯。其實兩者的關係就像是物理治療師與復健科醫師的關係。一個協助患者矯正與治療,另一個就是診斷病情與開處方。
可以說,社會上的職業可能是圍繞著某種關係來旋轉,不只表明職業的專業,也告訴我們社會對職業需求的重要性。
驗光師薪水有多少
初入社會的新鮮人都會問?驗光師薪水每月獲得多少?
依照公司分配,35000~40000都有可能,依照地區、人事規劃、讓薪水在這範圍內浮動。
通常,這是進入公司的底薪而已,若公司有規劃販售眼鏡、隱形眼鏡的業績獎金的話,薪水會更高。
在醫院或國外大廠上班則相對固定,通常有等三節禮金、年終獎金才有辦法加薪。
可以根據104人力銀行所採集的樣本人數計算出平均月薪,大約落在35,000~45,000元,這只是基本月薪而已,如果店家會提供全勤獎金、業績獎金等,可能薪水會更多。
以下表格,作為驗光師的年資經歷與薪水的對照表:

如何成為驗光師
想成為驗光師,那就先進入視光學系。
新生代的驗光師,要經過3大門檻:
- 學業
- 實習
- 國考

國中後可以進五專就讀視光科;高中生畢業後則就讀視光學系。
在台灣從專科學校與大學,一共有12所學校可讀。
專科學校有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就讀並完成學業,接著就是實習。
現在法規規定,視光學系的實習生,必須在醫院以及驗光所各自實習2個月,共4個月,並擁有實習合格證明,就有報名國考資格。
實習場所也不是隨意挑選,是需要通過法規標準才能才為學習的地方。
醫院實習標準,規模至少是教學醫院、要由醫師或驗光師來指導實習生醫院工作內容,確保教導實習生什麼事可做、什麼不能做。
眼鏡行實習標準,需要符合規範的驗光所與設備,師資一定由驗光師指導。
接著要準備國考內容,眼解剖生理學與法規倫理、視覺光學、視光學、隱形眼鏡與配鏡學、低視力學。
有些考過國考的學長、姊會公布他們的讀書方法與國考用書,而我會給玩家們學科的底層邏輯,讓你們少走彎路:
- 眼睛解剖、生理:著重於組織之間的功能、關係與細胞的相關知識
- 倫理法規:明白驗光師的業務、開業、公會、罰款等內容
- 視覺光學:著重於造鏡者公式、稜鏡、厚透鏡以及它們的延伸公式
- 視光學:常見的儀器設備使用與視光知識
- 隱形眼鏡:注重材質、弧度、特殊鏡片等各種細節
- 配鏡學:維修的知識、簡單的光學計算、鏡架與鏡片的知識
- 低視力:目前低視力的趨勢與輔具使用
- 眼病理: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疾病等常見疾病事實知識。
IOH
影片的主角是中山醫學大學畢業的學長,目前已前往美國太平洋大學視光學系(Pacific University)就讀博士課程。
影片描述視光學系所學到的事物與將來。
當上驗光師的優勢
- 醫事人員福利
- 工作時間穩定
- 半醫半商特質
- 國外研讀機會
醫事人員福利
身為醫事人員等於是社會大眾眼中,是個相當被重視的職業。
在大眾或許並非是重要的角色,卻是社會運作的中堅,驗光師便是如此,雖然工作僅是檢查度數、眼睛情況、視力諮詢,卻是值得重視的醫技人員。
所以,驗光師所得到的福利,也會比照醫事人員的標準。
用過往時事舉例,在疫情蔓延的時期,醫事人員成了抵抗病毒的第一線,必須承受感染的風險。
在疫苗量產時,會優先提供醫事人員注射疫苗,驗光師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在就業市場方面,因此近年來落日條款的逼近,要「廢除沒有驗光人員證書者的驗光資格」,往後的驗光業務必須要有驗光人員證書才能做。
對於新生代的驗光人員來說是好事,就業缺口能夠被補上,短時間無須擔心就業問題。
工作時間穩定
眼鏡行基本會與一般診所相似,基本上都是上早班,普遍的時間範圍落在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左右,而且生意清淡或旺盛,要看時段決定。
更重要的是,不用醫院的護理師工作到筋疲力盡、加班到很晚,直到失去對職業的熱忱。
在醫院的驗光師雖然也是需要輪班,不過沒有大夜班的問題,我們無須進入病房照顧病人,驗光師是依照醫院的就診時間而定,至多結束後打掃延遲一些時間。
在工作時間方面,驗光師是相對固定。
半醫半商特質
在以前,並沒有所謂的驗光師、驗光生、更不用說專屬的醫事人員法律,只有所謂的配鏡師傅與師徒來配眼鏡。
老字號的眼鏡行也有提供鐘錶類的服務,讓一般民眾給了一個固定想法,在眼鏡行的人,跟街道上的賣飲料、賣吃的、賣民間用品的商店店員一樣,都是商人。
隨著衛生福利部愈來愈重視國人屈光不正的問題,必須給眼鏡行的驗光服務有個基本的專業水平,眼鏡行在近年來改變自身形象,店員的是衛福部認可的醫事人員,是個具有半醫半商特性的服務員。
國外研讀機會
面對剛出社會的薪水,跟醫師、藥師相比可能不盡人意,不過跟其他醫事人員一樣,出國發展的機會相當的大、甚至更好。
在澳洲、英國、新加坡發展,從台灣的驗光師變成視光師,除了更加深入視光產業的業務範圍,就業方面各地的需求也相當龐大,薪資也比台灣來得更好。以澳洲為例,視光師的年資平均會來到70,000澳幣左右,大概是1,540,000新台幣左右。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澳洲視光師的資訊,歡迎點擊該遊學網站。

在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的話,驗光師直接升等成為視光醫師(Optometry Doctor, OD)。
對,你沒看錯。
在北美地區的眼科流程比較特別,當客人覺得眼睛有問題的話,首先要諮詢的對象,並非眼科醫師,而是視光醫師。
經過判斷症狀後,確定是否要開處方處理,看是眼科醫師處理、還是要去眼鏡行請配鏡師處理。
對於視光領域是更加嚴格管制,這說明北美地區對視光產業是多麼重視。
在台灣有視光醫師證明的人寥寥無及,業界最有名的人便是中山醫學大學的蕭清仁教授。
蕭清仁醫師是畢業加拿大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取得生命科學與數學系雙學士證明,也取得滑鐵盧大學(Waterloo University)視光學醫師學位,領有加拿大卑斯省、安大略省眼科視光學雙重醫師執照。
當上驗光師的劣勢
- 半醫半商的副作用
- 醫院的身分
- 薪水高低
半醫半商的副作用
在台灣,驗光人員在眼鏡行,這種半醫半商的特性是一種優勢、也是一種原罪。
通常眼鏡行會與眼科診所是互惠互利的關係,但是如果要是與眼科診所的指示有違反、甚至衝突的話,關係可能產生裂痕,要知道,眼科醫師說一句:這家眼鏡行我不推薦,別去那家。基本上就讓你的工作場所發生負面影響。
所以眼鏡行通常不會隨意與醫師起矛盾。
醫院的身分
在醫院的驗光師屬於醫技人員,也就是協助醫師進行專業工作的醫事人員。
他們的上司也是醫師,所以會聽從醫師的指示做檢查。
現在的環境,對驗光人員來說比較綁手綁腳,在醫院做的事就是給客人量電腦驗光機、用視力表測視力而已。
除非客人要做手術前的檢查與諮詢,不然一般的工作流程都是掛號、檢查、引導、跟診,陪著客人跑完就診流程。
至於醫院裡的其他儀器,只要是什麼手術儀、侵入性檢查儀器等只能由眼科醫師操作,驗光人員只能做這些而已。
如果你是該產業的人,你會發現,在大醫院工作的驗光人員通常做了一、兩年便離職了,原因便是無法把學校所學的事物好好的大展身手、整天打電腦驗光機以及測視力表覺得好空虛。
薪水高低
在優點上有說過,業績看時段而定。
儘管當驗光人員是會有保底薪水,不過當月的薪水是否能更好,就要取決於個人資歷與當月業績決定,否則一般調高薪水會比較難一些。
而業績的高低,先從眼鏡行來說,就是高單價的鏡框與鏡片販售。
鏡框知名的像是雷朋、 歐克利、999.9、Moscot、hooken、ic berlin;鏡片品牌則是國外大廠的鏡片,像是蔡司、依視路、豪雅。
如果想在眼鏡行有更好的獎金,那就要學好銷售技能。
除此之外,有些店家也有隱形眼鏡的銷售獎金,如果每月到達標準,也會給予獎金。
也就是說,眼鏡行的驗光師只要把銷售技能學好,薪水在升上1、2萬都不是問題。
驗光師的出路
或許驗光師只能在眼鏡行或醫院、診所工作,實則不然。
下面我們依序認識:
眼鏡行

大倉庫眼鏡行 參考圖片-Google圖片
驗光師最常工作的地點就是眼鏡行,考完國考、拿到證照,第一份工作通常是眼鏡行為主。
在眼鏡行工作讓你認識驗光師屬於半醫半商的職業,只要度數不夠、眼鏡有問題都會來到眼鏡行處理。
眼鏡行優點
- 薪水多
- 訓練銷售技能
- 訓練磨片技術
- 認識店家運作模式
眼鏡行缺點
- 排班制(休假不固定)
- 國定假日不一定放假
- 薪水高低取決於業績(有底薪)
- 下班時段有客人來會延遲下班
每家眼鏡行都有驗光所,能檢查眼睛度數的地方。
在5公尺距離觀察螢幕的標示方向,判斷上、下、左、右,甚至是分辨數字,驗光所可不只有這樣。
驗光師在眼鏡行的工作內容有驗光、磨片、銷售隱形眼鏡、維修眼鏡、庫存盤點、換貨、訂貨、今日業績盤點等。
在連鎖店上班,每家店大同小異,摸清楚後自然就會上手。
眼鏡行除了連鎖店外,還有自家品牌,也就是創業。
- 這些眼鏡行可能以前傳承,之前我實習的店家。
- 有些是打設備競賽,使用高端儀器與知名鏡框創立的高級品牌。
這些眼鏡行各有特色,出來工作的新手建議先從連鎖店開始做起,之後熟悉眼鏡行模式後,能轉向其他工作,認識各家品牌的差異。
醫院、診所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參考圖片-Google圖片
驗光師的出路還有醫院、診所的選項。
如果不喜歡具有商業性質的眼鏡行,那醫療產業也是一種好出路。
醫院、診所優點
- 休假固定
- 見紅就休
- 工時偏短(有休息時段)
- 儀器檢查豐富
- 學習事物相當豐富
醫院、診所缺點
- 薪水固定
- 一個時段人流多非常忙
- 檢查需要時間
- 易有職業倦怠
醫院與診所,我們就是標準的醫事輔助人員,幫忙醫師做眼睛項目的專業人員。
不論是醫院或診所,每日執行的任務都有一套SOP,做完A流程就接著做B項目。避免發生人為上的疏失,尤其發生造成人體負面影響,在做檢測時,SOP至關重要,不可控因素的機率能降至最低。
從檢查到諮詢,驗光師就要做與客人互動的任務,可以說與眼鏡行的業務有異曲同工之妙。
規模大的醫院或診所,設備起碼有十幾多套,自費的醫療場所更是如此,檢查項目不像眼鏡行只需4、5項就好。
在醫療產業工作,需要較長的適應期,如果學得快那最好;反之則需要想辦法加快速度。
驗光師待在醫療產業有以下因素:
- 穩定性好
- 規律作息
- 醫療產業熱忱
- 需要時間適應環境
光學鏡片大廠

有些人不知道,拿到驗光人員證照,也能在國外的光學大廠上班。
醫院、眼鏡行,是一般人想得到的地方,對於內行的人,光學大廠也是一種出路。
光學鏡片大廠優點
- 周休二日
- 見紅就休
- 上班時間固定
- 知名大廠提升個人價值
- 有機會可到國外大廠實習、工作
光學鏡片大廠缺點
- 有英語底線
- 抗壓性要好
- 保持親切態度
- 至少要有2年驗光師經歷
- 主要以半框、無框眼鏡為主
眼鏡,雖然可以在眼鏡行製作、磨片,一般連鎖店都有這些服務。
可是,一些走高端服務的眼鏡行,他們專注於鏡框、鏡片的銷售與專業的驗光服務,並沒有做磨片服務。
只要完成交易後,就請工廠磨片製作,之後再送到店家品管,最後包裝給客人。
「術業有專攻」- 韓愈【師說】
每個工作都有它的專業,光學鏡片大廠的專業為該品牌的眼鏡製作,會收取店家的訂單、製作、運送。
在學校學過半邊框、無邊框眼鏡都知道多難做,一個步驟有閃失會造成光學中心跑掉、功虧一簣。
在大廠上班雖能提升自我技術,但是會考驗自我心理素質與英文底線,屬於相當有挑戰性的環境,適合給提升自我價值的驗光師工作。
什麼人適合當驗光師
想成為驗光師的目的,每個人都不儘相同,不過整理出每個人的個性與動機,找出能適合進入視光產業的玩家們。
- 怕血、手術過程的人
- 想當進醫學系,卻門檻太高而更換職涯的人
- 將來工作不想要過度勞累的人
- 對配鏡、驗光感到興趣的人
- 想從事服務業的人

114年驗光師抗議活動

在辛苦工作的驗光師,在當今的體制中受到了不合理的規範。
自108年,衛福部醫事司針對驗光師英譯的名稱有「研商會議」。可是,會議中卻沒有驗光師的參與。
驗光師公會多次要求醫事司的會議資料公開,卻沒有回應。到立委辦公室要求資料時,卻得知沒有會議記錄。
紀錄不透明、沒有會議記錄、任一擺佈驗光師權益。
讓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群宸怒轟:這樣的行為真是令人咋舌,索性資料都不提供,直接一句「惟當時未留有正式文書及佐證紀錄,爰無從提供相關資料。」
於114年1月6號,在立法院舉行抗議遊行活動,從北至南的數百名驗光師、視光學系的學生們、立法委員、甚至除醫師以外的醫事人員公會代表參與這次的遊行。
驗光師抗議,一共四大訴求:
正名行動:驗光師正確英譯

驗光師的正確英譯為「Optometrist」,而官方英譯為「Ophtahalmic Optician」。
兩者英譯的差異如下:
Optometrist | Ophthalmic Optician | |
---|---|---|
中文 | 驗光師、視光師 | 配鏡師 |
驗光 | 可以 | 不行 |
配鏡 | 可以 | 可以 |
隱形眼鏡 | 可以驗配、販售 | 可以販售 |
驗光處方 | 可以開處方 | 不能開處方 |
醫事人員 | 是 | 不是 |
工作地點 | 醫院、診所、眼鏡行(驗光所) | 眼鏡行 |
由此得知,Optometrist不僅能配鏡,還能獨自驗光,正是現在國內眼科醫院、診所、眼鏡行中驗光師的工作內容。
可是,Optician只能僅僅配鏡,不能做驗光業務。也就是說,配鏡師一旦做驗光行為等於違法,與法規中的業務內容有矛盾。
衛福部的錯誤英譯導致國際學者與友人誤會台灣專業,影響國際地位。
在證書英譯使用「Ophtahalmic Optician」,黃群宸理事長表示:國內驗光師是畢業於視光相關科系且通過國家考試的醫事人員,而配鏡師並非醫事人員,會讓本地驗光師專業受到誤解,導致國際交流受阻。
專業尊重:捍衛驗光師權益

衛福部討論相關事項,卻沒有邀請驗光師參與其中,僅有醫師片面論述後,產生難以置信的結果。
官方作業不透明,民間專業團體產生不信任感,已損害驗光專業疑慮。
各地驗光師公會要求衛福部醫事司,透明協調,還原公平機制。
自主權益:爭取專業驗光、配鏡自主權

不論是驗光、配鏡專業,對驗光師來說都是相輔相成的專業,尤其在眼鏡行工作是缺一不可。
驗光師公會要求「配鏡」也歸納為驗光師的專屬業務。
包含鏡片加工、鏡片介紹、鏡框材質的特性解說、調整眼鏡等相關工作。
杜絕非專業人士與網路平台的不當介入,保障民眾在配鏡、驗光檢查的權益。
解除約束:6~15歲孩童驗光規範

目前現行法規,驗光師不得為6歲以下的孩童驗光。也就是說,幼稚園年齡以下的孩童不能到眼鏡行檢查度數,否則違法。
而6~15歲學童,第一次配眼鏡,需在眼科醫師的指示下進行。
家長想要給小孩配眼鏡,只有一種方法,流程如下:
- 前往眼科醫院、診所確定孩子有非假性近視。
- 向醫師索取「處方單」
- 前往眼鏡行,把眼科「處方單」給驗光師
- 挑選鏡框、鏡片
看見上述流程,你會發現一個重點,小孩子第一次配眼鏡,必須跑兩個地方。
這個問題對家長來說實屬麻煩,甚至有家長到眼鏡行找我們抱怨,我們無奈表示,這是法規問題,我們也沒辦法違背。
由此證明,這些規範不但阻礙服務,還可能讓驗光師被迫非法職業,應修法與時俱進。
驗光師的常見問題
Q:驗光師是什麼?
A:驗光師是可以檢查眼睛度數、藉由專業儀器操作來檢查眼睛相關問題的醫事人員。
在台灣屬於第十五類醫事人員。
Q:什麼人適合當驗光師
A:想成為驗光師的目的,每個人都不儘相同,不過整理出每個人的個性與動機,找出能適合進入視光產業的玩家們。
- 怕血、手術過程的人
- 想當進醫學系,卻門檻太高而更換職涯的人
- 將來工作不想要過度勞累的人
- 對配鏡、驗光感到興趣的人
- 想從事醫療服務業的人
Q:驗光師薪水平均是多少?
A: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驗光師的平均薪水落在35.000元~45.000元。
不過網站有說明樣本不足,因此給各位有個參考範圍,如果業績津貼或許薪資會往上提升。
Q:驗光師使用的儀器有哪些?
A:常見的儀器包括網膜檢影鏡、綜合驗光儀、驗度儀、角膜弧度儀、視力表、石原式色彩本、試鏡架、試鏡片等。
Q:如何成為驗光師?
A:在台灣,要經歷3種階段:
在專科以上的視光相關科系學校就讀至畢業、實習及格,然後在國考中合格,正式取得驗光師證書。
Q:國外華僑或是外國人可以來到台灣任職驗光師嗎? 會有什麼條件?
A:可以,不過在台灣擔任驗光師需要的條件。
就是跟國人一樣,必須在專科以上的視光相關科系學校就讀至畢業以及實習及格,然後在國考中合格,正式取得驗光師證書。
Q:在台灣的視光相關科系學校有哪些?
A:全台專科學校到大學,一共有12所學校可讀。私立大學有馬偕醫學院、中山醫學大學、亞洲大學、大葉大學。
專科學校有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仁德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Q:驗光師可以對6歲的小孩檢查度數嗎?
A:驗光人員法第12條第一款,不得為六歲以下的兒童驗光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
眼科醫學界認為,六歲以下的兒童的眼睛還在發育期,比較不適合正常驗光,而且如果有弱視的話,驗光師是不能診斷,所以無法為六歲以下的孩童給予驗光服務。
驗光師的未來發展-結論
這個在台灣新穎且有久遠歷史的產業,發展潛力非常的大,並且教學與技術跟美國有異曲同工之妙,對視力的矯正,是對自身專業的態度。
雖然不是眼科醫師,不過也是相輔相成的醫事人員,對人類的靈魂之窗負責,是保護視力的前線。
本篇文章介紹了驗光師是什麼的詳盡解說,希望能讓玩家們能初步認識在世界上的重要職位。
哦~ 原來驗光師是做這些工作啊,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專業呢
沒錯,雖是同個目標,只是服務方式不同喔。
沒想到驗光師的缺點竟然有醫院不能大展身手這個選項,有點大開眼界呢!
這是進入該產業所見識到的內幕問題之一。
原來驗光師需要這麼多的專業訓練,謝謝版主分享讓我更了解這個行業
醫事人員的專業,是守衛國民健康的第一線喔。
半商半醫的備註挺有趣的,真的分析的很透徹,我認為先找到一個行業是否飽和、未來前景真的挺重要的,像文中提到在驗光師只有少不會多,再加上確實出國真的會是一個不錯的行業,甚至有機會移民,覺得有趣,感謝分享~~~
如果用一個專長來出國工作、領取更高的薪水,甚至成功移民,可以說是解鎖人生的另一大成就。
原来关于眼睛的还有细分出不同的职位和专业,那色盲的人是不是不适合当验光师呢?
非也,不論有沒有色盲,基本上也是能夠成為驗光師,只是有些檢查步驟會需要克服。
有些地方配眼鏡要求沒有那麼嚴格,驗光師的需求就不是很高。其實應該要加強眼鏡店配鏡的資格檢定的。
說得沒錯,現在眼鏡行優先做的是提高證照的普及率,驗光師的需求,或許現在沒有想得那麼理想,不過也需要觀察未來的需求方向。
日後法規會愈來愈嚴謹,需求增加也不是不無可能。